.hd-box .hd-fr

为什么说中国现在非常缺石油

2023-10-29 19:49地球知识局(地球知识局)243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ID:diqiuzhishiju)

原文标题:《中国现在,非常缺石油!》

黑色的黄金,工业的血液,中东土豪的底牌,大宗商品界的王者

石油 —— 作为 20 世纪以来人类最重要的能源,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左右着政权的生死,石油支撑了美国、苏联的崛起,卡住了纳粹德国、日本军国的咽喉,让文莱、挪威这样的小国无比富庶,也给伊拉克、利比亚招来了倾覆之厄运。

石油,推动了汽车、火车和飞机的发展

更推动了诸多石油资源国家的崛起

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有没有牢固的石油供应,是攸关国运的大事。

曾几何时,我国还是个石油出口国。当年随着大庆、胜利、克拉玛依等大油田投产,中国原油产量很快突破 1 亿吨。从 1973 年起,我国甚至向日本出口原油换外汇,直到 1993 年,出口国变成进口国,同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是 1.5 亿吨。

大庆等城市因此成为了国内著名的“油城”

之后短短 17 年,到 2010 年,中国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第一大国,石油消耗量达到 4.4 亿吨。2022 年,石油消耗达到惊人的 7.1 亿吨,占全球产量的 15%,仅次于美国 8.2 亿吨,但不同于美国,我们的石油严重依赖进口。2022 年的 7.1 亿吨,进口就占了七成以上。

咱们自己采的油,根本不够用

而且石油不光是工业命脉,也是农业和物流的命脉,所以挖掘石油产能、保障石油进口,有着极高的战略优先级。

中国为什么如此缺油?有什么解决办法?我们今天就来详细讲讲中国缺油的问题。

自己的石油,不够用

我国的缺油困境,首先来自储量、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悬殊差距。

根据自然资源部的数据(《2022 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2022 年,中国石油储量约 38 亿吨,只占全球储量的约 1.58%,排世界第 13 位。

横屏,不管储量还是产量

中东国家都是当之无愧的石油大佬 ▼

基于如此少的储量,中国仍然是世界第 6 大石油生产国,但这在需求面前,还是不够用。

欧佩克(OPEC)2022 年 12 月的报告显示,中国每天消费原油 1479 万桶,世界第 2。

相当于我们以全球第 13 的储量,实现了第 6 的产量,但要满足全球第 2 的需求,何况我们的人均石油用量远低于美国,想把人均追上去,三个沙特也不够用。

直观对比 ▼

如此缺油,根本原因还是天赋不行。

理论上,只要有大规模的古代沉积盆地,就有可能产生“油气生烃区域”,里面就是油田和气田,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沙特加瓦尔油田以及美国阿拉斯加北坡油田都是典型的例子。

石油和天然气,由有机质转变而来 ▼

以南美的马拉开波湖油区为例 ▼

大的沉积盆地通常在海洋中形成,而我国的沉积盆地主要是由陆地上的湖泊形成。大家可以想象海和湖的大小差异,二者的资源量就不是一个数量级。

不同沉积相的分类示意 ▼

而且在地质演化中,中国大部分的沉积盆地都被严重破坏,地质结构支离破碎

地质专家曾把沉积盆地的地层比喻成一个盘子,大部分产油国的盘子是完整的,而我国的沉积盆地则是一个摔碎的盘子,摔碎后还被踩了几脚。所以,我们的钻井打下去,可能只打到了目的层的一小块,产出的油气量必然很小而且生产周期较短

有沉积盆地,才有可能有油气 ▼

另外一个劣势是石油的埋藏深度,我国的原油埋藏深度普遍比较深

比如新疆的油井,钻进深度一般都有七八千米,这么深还不一定能打到油。而中东、中亚、澳大利亚那些原油禀赋好的国家,油井深度一般就一两千米,而且原油的产量、质量都很高。

横屏,来羡慕一下中东的“遍地是油” ▼

沙特的国之命脉“加瓦尔油田”,产层深度 2200 米,探明储量高达 107.4 亿吨,是我们全国的近 3 倍,成本更是低到不足 10 美元,吊打全球。

油多还容易采,难怪沙特遍地土豪 ▼

我们能在沙漠中打近万米深井(目前中国最深的钻井深度是 9010 米),当然是技术实力的体现,但也是资源禀赋下的无奈之举。就原油开采的成本和性价比而言,进口往往比我们自己生产要划算得多。

其实中国也有深度浅、产量大的油田,但基本都是开采了半个世纪的老油田,已经到了被“榨干”的边缘,大庆油田的综合含水率已达 95%,稳产是非常困难的,产量逐年递减,只能尽量“刮桶底”了。

大庆油田,也已经“上岗”很久了

而近几年勘探到的大型油田,普遍难度大、成本高,比如玛湖油田,地处海拔 3000 米的高海拔区,属于致密性砾岩油田,石油都藏在肉眼难以看到的岩石孔隙中,完全开发这种油田属于世界级难题

玛湖凹陷及周缘大地构造位置图(a)

构造单元图(b)和横剖面图(c)▼

事实上,除了少数像沙特这样的国家,全世界都面临浅层油气藏开采殆尽的问题,老油田普遍后继乏力,虽然石油即将挖光的预言没有成真,但钻井确实越打越深,从中浅层延伸到深层和超深层。近年来全球新增的油气储量有 60% 都来自深部地层。

虽然我们的开采技术也在进步,能打近万米深井,在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灰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都有突破进展,但受限于技术和成本,要大规模增产仍然十分困难

不同油气井类型示意 ▼

可见即使掌握了页岩油、油砂、深海油田的技术,短期上产量也很难,还是得进口。

超级买家的困局

国际上的原油对外依赖警戒线是 50%,我国超过这条线很多年了,进口量占全球进口量的四分之一,是超级买家。

咱们的石油进口量几乎一直在增加 ▼

既然是超级买家,就要扩展和维护好自己的卖家,避免被单一来源卡脖子,好在世界上的原油生产重心也在亚洲,离我们比较近。

这一合作关系在地球夜间的灯光中一览无遗,从东亚到东南亚、南亚,这些季风区国家的灯光几乎都来自巨量的人口、城市和工业,而中东、中亚、西伯利亚这一“亚洲西部地带”的灯光有很多都来自油田和气田,通过油轮和管道,亚洲东西两大经济体系之间实现着大洲级的互利合作。

如果没有石油,中东的灯光将远比现在暗淡

中国是买家阵营中的关键部分,但不是全部,同属季风区的印度,原油对外依存度更高达 85%,所以极其重视和海湾国家的关系,去年更是疯狂买入低价俄罗斯原油,其进口组成和中国也颇为相似。

22 年之前,印度的原油进口 60% 来自中东 ▼

2022 年,我国进口原油花的钱折合 2.43 万亿人民币,沙特第一,俄罗斯第二,都卖了我们 8000 多万吨。紧随其后的是伊拉克、阿联酋、阿曼、马来西亚、科威特和安哥拉

这一进口组合是不断变化的,毕竟很多产油大国的供应并不稳定,这就和地缘政治息息相关了,比如 2019 年以来,受限于国际制裁和政治动荡,我们从伊朗、委内瑞拉进口的原油就大幅减少,好在可供替补的来源还有很多。

但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进口组合,国际油价的涨跌对经济安全的影响也很大,比如 2014-2016 年,国际油价大跌,中国的原油进口成本就明显下降。在 2019 年,沙特的石油设施突然遭到无人机攻击,就导致全球油价暴涨。

“对 Abqaiq 的成功攻击

类似于石油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大规模心脏病发作” ▼

东亚国家这种进口资源出口制成品的模式,对于资源的价格波动非常敏感,尤其是在局势动荡、冲突频发的年代。

所以我国在 2018 年底油价较低的时候大量进口,扩充战略储备,并且和俄罗斯签订 30 年以上的长期合同,就非常必要。

14 年签署,合同期 30 年,最终达到每年 380 亿立方米

从 18 年起俄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供气

(图:Reuters)▼

抛开委内瑞拉、尼日利亚这些比较遥远的产地不谈,比较近的亚洲西部石油产区,也日常面临着地缘政治动荡的风险,维护这一地区的和平,才能巩固两大经济体系的大洲级协作关系,意义重大。

当地人挺愁的,就怕一不小心给叛军炼石油了

即使搞定了进口来源的问题,怎么运也是个问题。

管道运输相对稳定,但建设不易,通向俄罗斯和中亚的管道相对容易,直接修到中东目前还很难,而且管道的运力也有限

所以海运的问题仍无可回避,在之前的马六甲海峡和北冰洋航线两期视频里,我们详细讲过这个问题,北冰洋航线短期内不现实,从巴基斯坦-瓜德尔港、缅甸-皎漂港的抄近路做法也难以形成运力,克拉运河更是不靠谱

东亚国家绝大部分的石油进口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 ▼

所以马六甲海峡还是绕不过去的,很多人担心这里会卡脖子,其实能卡脖子的地方有很多、比如霍尔木兹海峡,何况中间还夹着那么大个印度。可见海权的重要性,中国作为超级买家,要维护原油供应是多么不容易。

作为“海湾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经常剑拔弩张

解决方案:开源节流

面对如此糟糕的资源禀赋和不稳定的进口局势,我们又如之奈何呢?

具体措施无非开源节流

要开源,首先就是减少对特定国家的过度依赖,把我们的进口来源再增加一些,尤其是那些石油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比如安哥拉、刚果(布)、哈萨克斯坦,中国通过投资、合资的方式参与石油勘探和生产,以确保稳定的进口渠道。

中国企业在安哥拉投资建设的工地

远处港口船只装载好了等待出口的石油

与此同时,中国自己的产油能力还可以挖掘,通过先进的勘探开采技术,让咱们的油田尽量“长命百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页岩油、油砂、深海油田的潜力也很大,现在比例不高,但以后会越来越高。

分一部分精力去开发非常规类型的石油

咱们的发展空间其实还很大

节流方面,要降低总体的能源消耗是极难的,但能源结构的多样化才是关键,有着极大的潜力。

在最近 5 年里,以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为代表的的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比例提高了 5%(从 20.8% 提高至 25.9%)。不过石油在我们的发电结构里只占 3.1%,煤炭则占了 36.5%。

可再生和清洁能源的使用,是大势所趋 ▼

毕竟我们是缺油的国家,发电用的油不多,但交通和工业领域用量巨大,所以再看当前的电动汽车趋势,其实就是用其他能源间接替代石油,其背后缺油的大背景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控制不住消耗,我们开头说的产量和消耗量的悬殊差距,还会越拉越大。

所以现在社会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可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些措施结合起来,或许能帮助中国平稳过渡到下一个相对自主的能源结构,毕竟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石油的地位不是永恒的,中东土豪也不想坐吃山空,也在加大力度为后石油时代作准备。

总之,要想彻底解决我们缺油的问题,其实只能等到石油不再那么重要的年代了。这不会太近,但也不算很遥远,可能就在有生之年

参考资料: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下载IT之家APP,分享赚金币换豪礼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买广告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