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漫里熔岩是一些人的超能力,而在游戏里酸液则是一种强力的攻击形式。所以问题来了,它俩谁的破坏力更强?
其实这是一个关公战秦琼的问题,因为很明显,面对不同的目标这两种东西各自有着优势。但前 NASA 工程师 Mark Rober 决定来个狠活儿,组织了一场熔岩大战酸液的争霸赛。
比赛的方法就是大家一起破坏同一种物体,谁破坏得更彻底就能赢得一分,最后积分更高的人会获胜。为了比赛更激烈,他还邀请了另外两位专家。
一位是 @TheBackyardScientist,这位老哥号称熔岩之王,喜欢用高温挑战摧毁各种东西。
另一位则是化学方面的专家 @NileRed,他是那种可以在车库里鼓捣出致命液体的疯狂小哥。
期间 Mark Rober 也会以乱入的方式参与比赛,他使用的道具是不固定的,纯属乱来。
而第一个项目,比拼的是摧毁鸡腿。
没有什么多余的准备活动,鸡腿直接扔进炉子,这在感官上和把鸡腿扔进火山没什么区别:
瞬间火花四溅,香气扑鼻:
虽然很危险,但慢镜头下极具美感:
等到炉子冷却后,鸡腿也糊了,但也没有完全摧毁它。他们几个尝了尝,确实是熟了。
相比之下,酸液的表现就可怕多了。鸡腿进入烧杯后,反应慢慢开始出现:
这一层黑水就是刚才的鸡腿,已经变成渣子了。
这一局显然是熔岩输了,而 Mark Rober 作为第三位选手也开始展示自己的脑洞。他选择让鹿齿鱼出战,这是一群小型凶猛的观赏鱼,宠物店告诉他,这些小鱼的能力堪比食人鱼。
可惜它们好像对鸡肉没什么兴趣,一口都没吃。
第二个被摧毁的物品是 iPad,被破坏前它还在播放着视频。
熔岩就像是糖果一样被覆盖了上去,屏幕是最先绷不住的,在高温下瞬间碎裂。
很快 iPad 就被火焰包围:
持续的高温已经将它轻松烧穿:
而在这一局,@NileRed 准备的酸液并没有发挥出效果。
泡了一个小时后,虽然烧杯里出现了一定的反应,但对机器整体的破坏很有限。
这次显然熔岩更厉害,而 Mark Rober 这次则使用的是乒乓球大炮,一击打穿了平板电脑:
第三场比拼的是冰块,它们像是瓦片一样被堆叠了起来,看谁破坏的层数多,谁就能获胜。
由于没有掌握好角度,熔岩意外地流淌到了地上,这一大坨和披萨一样:
不过剩下的部分开始在冰层上发挥作用,高温不断融化冰块,但始终难以击穿对方护甲:
不过持续的热度还是让冰块变得极为脆弱,最后靠重量压垮了不少。
这次酸液倒是发挥了威力,面对冰层的阻挡,它轻松烧穿了一个窟窿:
就像用尿呲碎雪块一样,逐个击穿了所有冰层:
感觉就像是挨了一招一阳指、洞洞波,胜负已经很明显了。
Mark Rober 这次更搞笑,选用的是火焰喷射枪,试图烧碎冰块:
第四场是要摧毁小镇,他们搭建了一个火山,下方摆满了玩具,显然是为了模仿一场灭世天灾。
这次就是熔岩的主场,火山喷发后熔岩烧光了里面所有的东西:
小镇变得一地狼藉:
而另一方,就像是给小镇下了一场酸雨:
酸雨的腐蚀让小镇都冒出了黄烟,但破坏力看着没有火焰可怕。
Mark Rober 则开着压路机出场,试图把小镇压个粉碎,但可惜不少玩具都被挤到了一边,躲过了一劫。
第五个要摧毁的是「棒球棍」。
熔岩就像是糖浆一样,对棍子没起到什么威胁:
这时候酸液也不行,倒在上面没有任何破坏力。
所以感觉这个物品是 Mark Rober 的内定项目,因为他掏出了激光切割器,直接把棒子切成了两半,总算赢了一局。
第六个物品是钻石。
这次大家都没得分,因为没人能破坏它。熔岩把钻石裹了好几层:
结果它完好无损。
扔进酸液也没什么明显影响,安安静静。
Mark Rober 这次选择用蛮力试试,结果一番操作后也不理想。
所以,只能是靠最后一项比拼决定胜负了,需要他们破坏一辆汽车,谁能最快让自己的汽车报废,就算赢了。
这次 Mark Rober 安排了挖掘机,对着汽车就是一顿挖呀挖呀挖:
虽然彻底摧毁了一辆车,但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很长。
酸液这次为了能撕裂金属进行了特殊调配,在加热后变得极度危险。为了安全起见,必须远程触发,让它洒在发动机上。
只见小哥不慌不忙,掏出了弹弓,聚精会神,然后精准命中。但也只开了一个小口,黄色的液体呲了出来,这下更像尿了:
不过随着缺口变多,腐蚀的速度也在加快,一时间汽车烟雾弥漫声势骇人。只不过很可惜,但汽车依然在运行。
最后就是熔岩登场了,为了加强威力,这次他们制作了一排:
这一幕就像是动漫里吃了岩浆果实一样,火焰瞬间在汽车里升腾,红得吓人:
此刻胜负已分,因为汽车不仅被火焰烧得报废,甚至都感觉快要爆炸了。
当然这样的比试并不能完全说明谁更厉害,例如很多人觉得可能是出于安全性考虑,@NileRed 并没有使出全力,所以观赏性质更多一些。
同时大多数人也不太在乎胜负,因为网友们已经想到了下一个挑战,那就是谁来试试,把这三辆二手车卖出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狂丸研究所 (ID:kuangwanplay),作者:狂丸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