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box .hd-fr

年度最热 AI 应用 TOP 50,除了 ChatGPT 还有这么多宝藏

2024-01-02 18:57量子位(明敏 西风)25评

百模齐发、AI 工具乱杀的一年里,谁是真正赢家?

ChatGPT 访问量遥遥领先位居第一,但单次使用时长没超过平均线

Midjourney 访问量年度第四,但下滑量位居第二。

引爆 AI 绘画趋势的 Stable Diffusion,年度访问量居然没进前 20 名

这份盘点了全球 50 大热门 AI 工具的行业报告,揭露 AI 圈内更隐秘的趋势。

1 年时间,全球前 50 名 AI 工具创造了超过240 亿的访问量,平均每月有20 亿人次访问。

其中 ChatGPT 就贡献了 146 亿,占比超 60%

前 50 名中上榜最多的是 AI 图像生成工具,超过 63% 的用户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 AI 工具。

机构 Writerbuddy 研究了 3000 多个 AI 的数据,最终分析出如上结果。

还有哪些让人意外的数据?一起来看~

ChatGPT 是“大魔王”

先来看有哪些关键数据组成了大模型元年?

报告调查的时间期限为 22 年 9 月-23 年 8 月底。

具体的排名中,前五名分别是:

ChatGPT毫无悬念占据榜首。

在发布后的 10 个月里,它创造了 146 亿访问量,占上榜 AI 总访问量的 60%。23 年 8 月,它的访问量仍旧有 15 亿,是第二名的近 5 倍。

在整个 AI 对话 Bot 分类中,它的访问总量占比达到76.31%

相对来说,第二名的竞争或许更加激烈。

Character.ai凭借总访问量 38 亿(调查期内),占据这一宝座。

它和 ChatGPT 一样,都是 AI 聊天 bot。特色功能是提供不同角色的对话 bot,用户创造一个角色 AI 后可以分享到社区,任何人都能和这个 AI 进行对话。

位居第三名的Quillbot主打数据分析,偏向于办公应用场景。

前三名工具都可以免费使用Character.ai和 Quillbot 甚至可以不注册使用。

第四名迎来了图像生成领域工具Midjourney

第五名则是HuggingFace

谷歌Bard紧随其后位列第六,造就 AI 绘画趋势的 Stable Diffusion 被一众“后辈”超越,排名已在 20 名开外。

视频生成领域的访问量“老大”是 CapCut,位于第八名。

Runway排在了 29 名。

另外一些 AIGC 明星创企,比如Jasper.ai位列 19 名;被业界视为 ChatGPT 最强竞对的 Claude,访问量却没那么强悍,在这份榜单中位列倒数几名。

但访问量高并不意味着可以笑到最后。

比如从用户平均单次使用时长来看,Character.ai位居榜首;Midjourney 总访问量高、流失量也高,调查期间净流失 866 万访问量。

更具体的数据,Writerbuddy 给出了一些参考。

按照用户平均使用时长来看,前几名都是提供沉浸式体验,或者操作复杂的工具。

同类工具之间的时长差距不明显,比如 ChatGPT、Bard 的单次平均使用时长为 10 分钟左右,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 的排名很接近。

净增长量方面,前三名被 ChatGPT、Character.ai、Bard 包揽。

流量流失的前五名,则分别是 Craiyon、Midjourney、Quillbot、Jasper、Zyro。

前两名都是图像生成工具,其中还包括大热工具 Midjourney

Quillbot、Jasper 作为文本生成 AI,它们都诞生于最新大模型趋势之前,它们的流量流失可能归咎于激烈竞争。

统计如上 50 个工具的总访问量,更能从中看到一些趋势的变化

可以看到从 22 年 11 月 ChatGPT 发布起,访问量开始暴增,在 23 年 5 月达到最高点,之后访问量开始下滑。

对于下滑原因,可以有几方面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显示,超过 60% 的用户习惯于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访问 AI 工具。

在前 50 热门工具中,入围最多类别是图像生成,其次是 AI 对话 Bot。

相对来说,这份报告更多从数据角度给出趋势解读。

更为具体来看,2023 年有哪些值得标记的大事件?

一份起始于 23 年 3 月的总结,可以和如上报告互补,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参考。

2023:AI 之年

来自 Everypixel Journal 的一份统计报告,梳理了 2023 年 3 月-12 月 AI 行业值得关注的大事件。

它将今年井喷的 AI 工具主要分为 3 个门类,文本、图像、视频生成。

文本生成工具

为啥要从 3 月开始看起?

大概是这个月里,GPT-4、Bard 先后发布,直接把大模型趋势推向更高潮。

这和 Writerbuddy 的数据也有所对应,2023 年 3-4 月,50 大热门 AI 工具的总访问量增加了 9 亿,是调查期中增速最快的一个月。

AI 聊天 Bot 的能力也是从这时开始,向各个维度延伸。

其中,谷歌的 Bard 使用多模态数据集训练而成。GPT-4 发布后不断更新,扩展了插件、联网、支持语音、图像生成等功能。

另一边 Meta 发布开源大模型 Llama 2,催生了大批羊驼变种,开源社区也热闹了起来。

此外,开发者平台 Stack Overflow 推出 OverflowAI,支持 AI 驱动搜索,开发者可在 Visual Studio Code 和 Slack 中轻松找到所需信息。

还有一款开源模型是 Mistral AI 推出的 Mixtral 7B,Mixtral 7B 也是开源基础模型里最强的那一档,可以越级挑战 13B、34B。基于 Mistral-7B 微调的 Zephyr-7B-beta 也成为了多个评测排行榜前排唯一的 7B 模型。

另外,11 月李开复的零一万物推出 Yi-34B,在 Alpaca 经认证的模型类别中,以 94.08% 的胜率,超越 LLaMA2 Chat 70B、Claude 2、ChatGPT。

马斯克 7 月份成立的新公司 xAI 也发布了自家第一个大模型 Grok,据说可以实时获取 X 平台的数据。

年末也很重磅,先是谷歌发布Gemini,被称作是和 ChatGPT 性能最为接近的竞争者。

而后 Mistral AI 年末推出 Mixtral 8x7B(7B 参数 x8 个专家),这是首个开源 MoE 大模型。MoE 架构也就是传闻中 GPT-4 采用的方案,可以说这是开源大模型离 GPT-4 最近的一集。

图像生成工具

2023 年,图像生成领域竞争格外激烈。

3 月份,Adobe Firefly 发布,Adobe Firefly 集成到 Photoshop 中,文本效果也是一大看点。

Midjourney 推出 V5 版本,提高了图像生成效率、连贯性和分辨率 。最近 V6 版本也问世,带来了 5 大升级,支持简单文本的生成。

不得不提的还有 ChatGPT 的绘图搭档 DALL・E 3,DALL・E 3 无需复杂提示工程,简化了图像生成,且还能根据用户反馈细化提示并进行图像调整。

图库网站 Shutterstock 也推出了 AI 功能,用户可使用 AI 生成新内容,也可对图库中的图片进行简单编辑、转换。

图片生成领域也已今时不同往日,下面是 2007 年文本-图像生成和 2023 年的效果对比:

视频生成工具

视频生成效果在 23 年发生显著变化。

Pika 在最初发布时就吸引了 50 万用户,每周生成数百万视频。年末,Pika 1.0 的升级使用户能够以 3D 动画、动漫、卡通、电影等各种风格创建编辑视频。

Meta 这边还推出了 Codec avatars,该模型专注于视频中的 3D 人脸生成。

Runway 的 Gen-2 将视频效果一口气拉到了 4K 超逼真的高度,且做到这种效果只需简单一句话输入。

HeyGen 推出了 AI 人像视频工具,包含 100 + 数字人素材和模板,还支持 300 + 不同音色和 40 + 语言。只需选形象、写文本、等输出三步,就能让霉霉很自然地开口说中文。

此外,Stability AI 也推出了自家视频生成工具 Stable Video Diffusion,不仅支持文本到视频、图像到视频生成,还支持物体从单一视角到多视角的转化。

总之,在 AIGC 的各个领域,都是竞争格外激烈的一年。

但行业中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合作,值得关注。

首先是行业领头羊之间的重大合作。

Stability AI&Init ML

Stability AI 收购了图像处理应用 ClipDrop 背后的核心团队 Init ML,将 Stability AI 整合到 ClipDrop 的生态系统中,促成了 SDXL Turbo 的开发。

Runway&Getty Images

Runway 与 Getty Images 联手,推出了新的视频生成模型 RGM,将 Runway 的 AI 功能与 Getty Images 的创意内容库相结合,改变了内容创作流程,使公司能够根据其品牌形象生成高质量的定制视频。

Snowflake&Neeva

数据仓库平台 Snowflake 收购了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来增强搜索体验的初创公司 Neeva,Neeva 最近关闭了无广告搜索引擎。

Shutterstock&OpenAI

Shutterstock 和 OpenAI 已达成为期 6 年的合作伙伴关系,Shutterstock 为 OpenAI 提供图像、视频、音乐库等高质量数据集。

整个人工智能行业也在 23 年发生了一些里程碑事件。

最明显的就是法律方面。OpenAI 等 AI 巨头都深陷维权争议,这也促成了 AI 方面立法脚步的推进。

比如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三方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该法案将成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领域的综合性监管法规。

以及美国版权局明确了对 AI 生成内容的立场。它拒绝为 AI 生成的图像注册版权。

同时全球各国也在积极出台治理 AI 方面的政策条款。

最后,报告还列出了一些行业热议事件。

其中 3 件都和 OpenAI 有关。分别是:

另外,报告还关注了 2023 年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奖项颁给 AI 的事件,当时创作者拒绝领奖,引发了关于 AI 创作方面的激烈讨论。

总之过去一年里,AI 行业诞生了许多新事物,也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大事件。

通过它们可以更好理解 2023,也能更好展望已经到来的 2024。

过去一年里,你最常用的 AI 工具是啥?最印象深刻的 AI 圈大事又是什么?

欢迎评论区分享~

参考链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 (ID:QbitAI),作者:明敏 西风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下载IT之家APP,分享赚金币换豪礼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买广告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