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有超过 10 家 AI 初创公司接受了传统科技巨头的大额投资,不断建立并且强化了微软 —OpenAI 式的合作关系,甚至引发了英美两国的监管机构的关注。
今年以来,一批新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震撼了硅谷乃至更广泛的商业世界:
OpenAI 是世界上最前沿的大模型提供商和技术灯塔。甚至 OpenAI 每发一篇博客,都能获得全世界大模型从业者的高度关注。
来自法国,只有 22 名员工的 Mistral AI,每次发布一个开源模型,都能赢得开源社区的热烈追捧。
但科技行业有一点似乎不会改变:大科技公司仍然掌握着权力。
微软今年 1 月向 OpenAI 投资 100 亿美元后,其他科技巨头也竞相通过融资和云计算交易来,来与领先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合作。
Salesforce 公司以 45 亿美元的估值领投了 Hugging Face 公司的一轮融资。
Alphabet 公司和亚马逊公司向 OpenAI 的竞争对手 Anthropic 投资了数十亿美元。
英伟达似乎投资了几乎所有值得关注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大型科技公司的这些投资,最终导致了许多最有前途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现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牌科技公司的融资和基础设施。
不过这种态势开始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
微软与 OpenAI 的合作正面临英国和美国竞争监管机构的新一轮审查。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职责是促进 「公平、开放和竞争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专注于人工智能投资趋势的高级研究分析师 Ngor Luong 表示:
「监管机构可能会担心,大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进行战略投资的有可能演变成为大科技公司垄断人工智能的新开始。」
对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来说,与大科技公司的这些交易是他们能够生存的重要基础。
开发大语言模型(ChatGPT 等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基础技术)成本极高,而且对算力要求特别高。
在目前算力极度匮乏的背景之下,只有这些大型科技公司才有这些小企业需要的算力基础设施和资金。
一年前,OpenAI 的 ChatGPT 大获成功,无数大小科技公司都希望能够迎头赶上。
而对于大型科技公司来说,这些交易可以巩固自己在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市场中的地位。
这些合作关系还能帮助科技巨头更好地销售自己的产品。无论是英伟达销售的芯片,还是微软、谷歌和亚马逊提供的云计算服务,都能排他性地获得被投企业的大量订单。
在本月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英伟达表示今年已经进行了 「二十多项投资」。英伟达表示:「这些合作关系刺激了联合创新,增强了英伟达平台的规模,扩大了生态系统。」
除了 OpenAI 之外,微软还投资了 Inflection AI 和 Adept 等数十亿美元级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但这些交易的规模远远小于微软迄今为止对 OpenAI 投入的 130 亿美元。
今年 11 月,微软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被这家初创公司短暂解雇,微软与 OpenAI 的独特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微软首席执行官 Satya Nadella 与其他投资者一起,在迫使董事会改变决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微软一度表示将聘请 Altman 和他的 OpenAI 同事组建一个新的微软人工智能部门。
针对监管机构的担忧,微软强调,它在 OpenAI 中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股份。该公司上周表示:「需要指出的是,微软并不拥有 OpenAI 的任何股份,只是有权分享利润。」
监管机构对微软和 OpenAI 的关系展开了初步调查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正在审查 Microsoft 公司对 OpenAI 的投资性质,以及它是否可能违反反垄断法。
该人士表示,Microsoft 没有向 FTC 报告这笔交易,因为根据美国法律,对 OpenAI 的投资并不构成对该公司的控制。而且 OpenAI 是一家非营利组织,根据美国的并购法律法规,无论价值如何,对非公司实体的收购均不需要向监管部门报告。
除此之外,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 (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也在从利益相关者那里收集信息,以确定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是否威胁到英国的竞争。该机构将在 1 月 3 日之前征求意见,然后再做出正式调查的决定。
虽然根据英美两国的反垄断法,监管机构很少会对这种级别的投资直接出面干预,但是考虑到各国都在酝酿 AI 行业的监管政策,和难说未来对于这样的投资是否会实施限制。
参考资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2-18/big-tech-s-year-of-partnering-up-with-ai-startups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