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的报道,英国《卫报》网站日前撰文对可穿戴设备所面临的窘境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在经历了一段爆炸式的增长之后,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功能同质化现象开始变得严重起来,同时由于许多可穿戴设备在外观设计和续航能力上有明显的劣势,如今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在购买了可穿戴设备之后将其弃用,这对于仍处于发展初期的可穿戴设备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你在网上看到一块标价仅100英镑的二手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你会出手购买么?毕竟该产品在去年9月上市时的价格高达299英镑,如今刚过半年,就以三分之一的价格售出,应该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一笔交易了。
这是在一个拥有1万多名员工的非科技组织的内网中所展示的一则推销广告,可悲的是,该广告在挂了整整一周之后仍然无人问津,“从来没有什么东西能在我们的公告版上停留那么长时间,”一位看过该广告的人说道。
▲IT之家配图。
此外,还有一块Galaxy Gear在该组织的内网销售过,定价是“任意价”,虽然最终卖出去了,但通过这两条广告不难看出,人们对于“可穿戴设备”的热度正在逐渐退却。
这种现象也得到了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ndeavour Partners的进一步验证,该公司研究发现,目前有三分之一的美国消费者会在购买可穿戴设备6个月之内停止使用该产品,同时尽管有十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拥有某种形式的运动追踪器,但多达半数的人们已经停止使用自己的设备。
那么,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因为它们的概念过于先进?还是遇到了某些比较基本的问题?
让人纠结的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的问题显得有些让人纠结。当用户在购买三星的Galaxy Note 3智能手机时,移动运营商会将Galaxy Gear作为廉价附加品搭售给他,但当买家拿到这款设备时,就会觉得它的外观真的很丑,只想能够尽快处理掉它。
当然,还有一些真正想要使用智能手表的用户,但对于这些高质量用户来说,仍然也会相当失望,因为三星在今年2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14)上发布了新一代的Galaxy Gear,那么让你的朋友看着你手腕带的第一代Galaxy Gear,然后问道:“这是老款的Gear吧?”请问你的心里会作何感想呢?
市场研究公司Kantar ComTech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英国的消费者一共拥有大约42.6万块智能手表,其中有13.6万块为Galaxy Gears,但目前已经有不少智能手表已经被用户弃用。在英国的eBay上搜索Galaxy Gear,能够看到将近900条结果,从中随便选一个就会发现类似的描述:“我在购买Galaxy Note 3时免费获赠了Galaxy Gear,但我并不想要这款设备。”
此外,市场研究公司CCS Insight在去年秋天对1500名美国和英国的智能手机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其中有65%的用户听说过智能手表,有50%听说过健身追踪器。但在拥有智能手表(或健身追踪器)的用户中,有40%已经停止使用该设备,有的是因为已经厌倦了此类产品,有的干脆就是忘记佩戴了。
然而,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支持者们来说,上述这些数据都没有什么说服力,甚至不会让他们有任何的担忧,但这种情况确实给可穿戴设备厂商造成了一些困扰,因为从理论上讲,那些购买后又停用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恰恰是最渴望尝鲜的早期用户,如果连这些用户最终都失去了兴趣,那么可穿戴设备的未来真的难以想象。
缺乏实用性
以智能手机为例,在黑莓、Palm Treo、Windows Mobile或塞班手机诞生初期,一些敢于尝鲜的早期用户并未出现弃用此类产品的现象,他们从随时随地收发邮件和浏览网页中体会到了智能手机所带来的实用性,所以没有放弃这类产品,并且成了智能手机的重视拥趸。
相对来说,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探路者”,健身追踪器也拥有一些普通消费者所期待的功能,实际上健身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大,以英国为例,数据显示全英目前有450万成年人是各种健身俱乐部的会员,而美国的这一数据大约是英国的10倍,所以这是个非常可观的市场。然而,Endeavour Partners的数据却表明健身追踪器的用户粘性目前已经处于下降的态势。
这种现象对于可穿戴设备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功能太过原始,让用户不得不放弃它们,毕竟大部分可穿戴设备的个头都比较大,同时不具备真正吸引人的杀手级应用,此外其电池续航时间也相当有限。
这种现象让我们想到了当年的MP3播放器,在其发展初期,许多人都觉得MP3播放器是一款具有革命性的产品,因为相对于CD播放器来说,使用固态存储的MP3播放器可以非常方便地切换歌曲。但问题在于,早期的MP3播放器存储空间比较小,同时传输速度极慢(当时的USB 1.1的传输速度只有12Mbps,直到2003年USB 2.0才开始广泛普及)。
所以早期上市的MP3播放器最终都被用户们扔到了抽屉里,但这并未阻止MP3播放器最终一统天下的步伐。我们先从磁带随身听过渡到CD随身听,然后又过渡到MP3播放器,如今MP3播放器也已经被整合到手机等其他设备之中。
走“集成化”道路
其实“集成化”模式曾经在MP3播放器的发展早期就出现过,当时厂商考虑将音乐整合为音乐播放器的一部分,而不再以相对笨重的方式单独销售。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踪器会取代哪些设备,这一点与音乐播放器有着很大不同。在理想状态下,一项有用的新技术必须要能够取代或简化某些功能,否则就必须说服我们去购买全新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就是一种更加简便的电子邮件收发设备,同时也简化了电话和上网等功能。
尽管健身追踪器可以追踪用户的健身数据,但由于41%的人在跑步时都会随身携带自己的智能手机,所以只需安装一款追踪类的应用就已经足够了。至于那些号称能计算行走步数的设备都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用户在没有走路但摆动自己的手臂时,这些设备竟然仍能继续“计步”。
Endeavour Partners的研究结果和各种销售广告都表明,首代可穿戴设备到现在都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它们难以真正激发起消费者的兴趣。无论是在设备的外观、实用性还是电池续航力,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同时我们也没有看到杀手级的应用出现,尽管有迹象显示,有些用户认为智能手表的通知功能非常好用。
或许这种情况会随着谷歌可穿戴操作系统Android Wear的推出而发生改变,这款整合了Google Now、语音搜索和“卡片”模式的系统有望讨得第二代可穿戴设备买家的欢心,不过目前这些还有待观察,毕竟当年在MP3播放器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初期,也都曾出现过短暂的与消费者实际需求相互磨合的时期。
总而言之,可穿戴设备在实用性上还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预期,许多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尽管科技界都非常看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你在购买一款可穿戴设备时,最好多做做功课或简单分析下自己的实际需求之后再下决定。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