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box .hd-fr

飞行避雷针:日本 NTT 研发出全球首款无人机闪电诱导系统并完成验证

2025-04-20 22:55IT之家(问舟)0评

IT之家 4 月 20 日消息,日本 NTT 本周五发布公告,宣布成功研发出了即使无人机遭到雷击也能确保不会失灵的防雷技术及“基于电场波动的雷电诱导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全球首个无人机闪电诱导系统,并于 2024 年 12 月 13 日完成全球首次实地验证。

据介绍,该系统通过部署无人机网络主动触发闪电,从而降低城市及基础设施遭雷击的损失。据 NTT 统计,日本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1000-2000 亿日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51.33 - 102.67 亿元人民币)。

▲ 防雷无人机(图 1)

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1 月期间,NTT 研究人员在岛根县滨田市海拔 900 米的山区进行了无人机诱导雷电实验。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名为“场强计”的装置对地面电场进行观测,并在雷云临近时放飞了装有独特防雷笼的无人机,以诱发雷电(图 1)。

▲ 无人机触发闪电实验系统(图 2)

2024 年 12 月 13 日,当雷雨云逼近、场强计观测到的电场强度持续增大时,研究人员将一架挂有导线的无人机飞到 300 米的高空,并使用地面上的开关在无人机和地面之间导电(图 2)。

结果证实,大量电流流过导线,同时环境电场强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图 3)。此外,该实验还证实就在闪电感应之前,导线和地面之间产生了超过 2000 V 的电压,无人机周围电场强度的突然变化诱发了无人机上的闪电。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无人机成功触发闪电的尝试。

▲ 雷电诱发时观察到的波形(图 3)

在诱发雷电的同时,研究人员还听到了“砰”的一声爆裂声,同时绞盘发出光亮,且无人机防雷笼部分融化(图 4)。实验证实,装有防雷笼的无人机在引雷后仍保持稳定飞行能力。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装有防雷笼的无人机进行了人工闪电试验。结果表明,它能够承受 98% 以上的自然雷击,即使受到 150kA 的电流(相当于自然雷击平均值的 5 倍)也没有发生故障或崩溃。

▲ 雷击时绞盘发出光亮(图 4)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下载IT之家APP,分享赚金币换豪礼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买广告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