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22 日消息,乘联分会今日发布最新的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2025 年 1-2 月新能源乘用车 L2 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 66.3%,16 万以下市场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
乘联分会表示,随着技术成熟以及相关法规逐渐完善,一方面智驾在向低价市场渗透,另一方面车企也逐渐开始布局更高阶智驾,奇瑞、广汽、极氪等多家企业已经披露 L3 级自动驾驶车辆量产时间表。
1-2 月 AEB 整体装车率表现良好,乘用车整体装车率达到 56.5%,16-24 万乘用车整体占比达到 70.2%,目前仍有增长的空间。
乘联分会表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AEB 装车率已经达到 62.9%。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装车率,另一方面则是功能触发条件严苛导致 AEB 功能存在失效的可能,近期部分企业相关事故就体现了当前 AEB 功能仍存在一定缺陷。工信部在近期会议上要求各车企严禁夸大智驾宣传,智能驾驶行业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
全速域 ACC 自适应巡航功能目前在乘用车整体市场装车率达到 53.5%,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装车率达到 64.5%,随着全民智驾开启,各家企业纷纷将智驾功能下放,低价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ACC 功能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至今,当前 ACC 系统已经不再仅仅依靠单一的雷达传感器,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数据可以实现对前方路况更精准的感知与实时响应,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功能的安全性。
目前 ALC 功能乘用车整体渗透率为 8.1%,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 20.3%。ALC 功能可以识别旁侧车道线是否空闲,从而自动判断是否可以变道,并及时提醒驾驶员。
当前主要适用于通畅的封闭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且对车速有一定要求,目前已成为高阶智驾的主要功能。但由于功能涉及汽车横向操控,对硬件要求较高,目前装车率仍有待提高。
IT之家注:自动泊车系统简称 APA。搭载有自动泊车功能的汽车可以不需要人工干预,通过车载传感器、处理器和控制系统的帮助就可以实现自动识别车位,并自动完成泊车入位的过程。
乘联分会表示,该功能可以在一些狭窄停车区域辅助泊车,从而提升用车体验。目前乘用车整体装车率达到 30.1%,分价位区间来看,24 万元以上市场装车率明显好于低价市场。
国产零部件企业通过与自主品牌合作,共同推动 APA 功能的普及。但目前各家企业的 APA 功能实用性参差不齐,在效率、场景覆盖度以及泊车安全性上均有差异。
乘联分会表示,在经历了 2021 年芯片荒之后,国内众多车企已经开始应用自主芯片产品,当前国内所有芯片国产化率大致能达到 20%,国企背景的车企国产化率更高。
此次加征关税将进一步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模拟芯片国产化替代时间较快,数字芯片目前主要由外资主导。在一些成熟通用器件上国产替代率将会提速,但自动驾驶以及智能座舱领域,短期内替代较为困难,部分受影响的元器件成本将会大幅提升。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