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24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神舟二十号瞄准今天(24 日)17 时 17 分发射。此次太空之旅还有一位“神秘乘客”——仅有指甲盖儿大小的涡虫。
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超过 5.2 亿年,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之一。专家介绍,这次上中国空间站的涡虫,是经过无性繁殖的东亚三角涡虫。
报道称,涡虫具有超级强的再生能力,有科学家曾做过实验:把一条不到 2 厘米长的涡虫切成 279 份,一周之后,每一段都能再生出一条新的涡虫出来。这种惊人的再生能力在动物界当中极其罕见。
另一方面,涡虫和人类基因组的相似度高达 70% 以上,因此研究涡虫对于研究人类细胞克服老化、延缓衰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实验安排,山东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精心挑选健康活泼且体型合适的涡虫进行切割,他们把从不同涡虫上切割下的 48 段分别装入涡虫芯片并放入培养池,安放在恒温箱中,确保涡虫在从地面到空间站的过程中处于适宜的环境中。
它们将跟随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在恒温箱进入中国空间站后,涡虫芯片实验盒将被装载到生命生态实验柜的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开展实验。
科研人员介绍,在中国空间站进行涡虫实验,就是要通过研究空间环境对涡虫再生过程的发生及生理形态的影响,来探寻空间复合环境影响修复再生的可能分子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空间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为未来太空医学的发展以及研究人类细胞老化和创伤修复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据了解,在地面实验室科研人员也设置了与中国空间站相同的实验环境,空间地面将同步开展实验。
为期六天的涡虫在轨实验结束后,航天员会将涡虫芯片实验盒从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取出,待航天员带回地面。未来,科研人员将通过分析,获得空间复合环境与地面环境涡虫再生过程中,关键时段的差异基因图谱。
IT之家从报道获悉,除涡虫外,斑马鱼和链霉菌也将作为研究对象被带上太空,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斑马鱼实验将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链霉菌在土壤改良、植物促生抗逆、生态系统构建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链霉菌实验将研究微生物活性物质和酶在空间环境下的表达规律,为利用空间环境资源开发、微生物应用技术和产品奠定基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