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box .hd-fr

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新国标将至:不可预装 AI 语音问答应用,不同品牌手表之间允许添加通讯录

2025-05-14 16:34IT之家(汪淼)0评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根据国家标准委下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完成了《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

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2025 年 5 月 14 日至 2025 年 6 月 12 日。

IT之家从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获悉,该标准的适用对象为 3 周岁及以上、14 周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手表。

考虑儿童皮肤稚嫩,易受外观件毛刺、尖角等缺陷损害,标准规定了儿童手表外观突出部位不应有割伤、刺伤儿童皮肤的风险隐患。

此外还考虑儿童手表产品可能会存在按钮、柄头等小零件,需考虑其脱落误食的风险,因此标准规定了零、部、组件在受到外力的碰撞下,不应自行脱落。

考虑儿童智能手表使用锂离子电池,其存在燃烧起火风险,因此对于儿童智能手表防火防护外壳使用材料要求其具有抗燃烧性能,规定材料应为 GB / T 5169.1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 16 部分:试验火焰 50W 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中规定的 V-0 级,试样厚度选为 1.5mm,其中 GB / T5169.16 中对 V-0 级材料有明确的测试方法。此外,标准中未对传统儿童石英手表阻燃性做要求,理由是:石英手表电池为非充电电池,无电池爆炸自燃等内因,不存在燃烧等问题;根据调查,石英手表暂无电池爆炸案例和燃烧投诉,因此不对其阻燃性做要求

防水性方面,考虑儿童佩戴儿童手表会经常接触水,如果进水,会对内部电路安全和电池安全带来安全风险。目前市场儿童手表产品防水要求存在符合 GB / T30106《钟表防水手表》和 GB / T 4208《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两种情况,考虑到目前市场现状和产品应用特性,规定了具有防水性能的儿童手表,应明示其防水等级,并应满足 GB / T4208 或 GB / T 30106 的对应要求。

“网络安全”的规定考虑到消费者对儿童智能手表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关注度高,产品存在可能的非法窃听、信息泄漏等信息安全隐患。

根据 2015 年~2017 年国家质监总局下达的风险监测中,风险监测的 40 批次样品中,17 批次存在信息安全漏洞,该项目不符合率为 42.5%。此外 2024 年发生多起人工智能问答内容错误等严重产品质量风险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儿童智能手表在使用中的信息安全、输出正确价值观等内容,在标准中规定了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内容安全的要求。

信息安全要求从六个方面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要求从八个方面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内容安全要求从十个方面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自制力和自律性较弱,痴迷于电话手表打游戏、刷视频、交网友等,可能会加剧儿童的网络依赖甚至导致网络成瘾,过多地使用智能产品包括儿童智能手表,会导致儿童专注力下降、视力降低、听力受损、睡眠质量下降等影响身体健康问题,因此标准从时长管控和应用管控两方面给出了网络沉迷防治要求

时长管控要求产品支持设置可使用时长和可使用时段,并要求设置后,除了拨打电话、查看时长、桌面滑动(屏幕滑动是应用程序)和管理端豁免的功能外,无法继续使用其他功能;此外,还要求管理端可查看安装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长统计。应用管控要求可设置应用程序不可用状态。

儿童智能手表存在诱导消费、违规扣费等严重影响个人财产安全的问题。标准从手表管理端管控有支付功能的应用程序(包括设置调整限额、查看账单等);具有支付功能的应用程序具备设置安全锁或密码等;手表端应用程序不能进行充值;首次开通支付功能,需要满足告知详情等方面规定了手表付费管控要求

安全充电的规定,考虑了儿童智能手表在充电时可能会发生自燃或爆炸等危险情况,为了保证儿童智能手表质量,减小充电时对消费者的安全风险,标准中规定了儿童智能手表充电时除了可拨打紧急电话外,其他功能不可使用的要求,产品销售佩戴充电器的,其充电器需满足 GB4943.1 的相关规定。

通讯录交换方面,通过安全的蓝牙协议,防止因存在的私有协议或秘钥泄露等现有方案存在的安全风险,提供安全的通讯录添加技术方案,同时能有效缓解舆情中的互通问题,响应民众诉求。本标准要求不同品牌手表之间允许添加通讯录,添加通讯录应受手表管理端的管控,具备蓝牙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应满足一定技术要求,同时要求手表及管理端支持删除通讯录电话号码功能。

目前市面上儿童智能手表存在具备生物特征识别功能,用于身份验证,实现开机、支付等功能。央视 315 曝光,具备生物特征识别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不具备呈现攻击检测功能。例如人脸识别时,攻击者利用手机中存的人脸照片就可轻易实现手表解锁功能,存在系统漏洞和隐私泄露等安全隐患。因此,标准规定具有生物特征识别功能(主要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的手表要具备新用户注册功能;要满足生物特征数据采集、识别功能;还要求已注册用户可以注销该功能;此外还要求手表具备防假体呈现攻击检测功能,通过呈现攻击检测,为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行身份验证的手表提供安全保障,防止恶意攻击,保障系统安全及用户隐私

IT之家查询获悉,该征求意见稿的主要起草单位为: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六零智慧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甄十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浙江卓越电子有限公司、石狮市信佳电子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坦时钟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飞亚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东莞市百高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东莞市昱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系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等共同起草。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下载IT之家APP,分享赚金币换豪礼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买广告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