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6 日消息,科技媒体 NeoWin 昨日(10 月 5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国际天文学团队利用日本斯巴鲁望远镜(Subaru Telescope),发现了一个新的遥远太阳系天体。
该天体被正式命名为 2023 KQ14,是继塞德娜(Sedna)之后发现的第四个同类天体,研究团队为其取了“菊石”(Ammonite)的昵称。
IT之家注:类塞德娜天体(Sednoid)是一类具有极高近日点(通常大于 60 天文单位,天文学中用于计量距离的单位,其数值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 1.5 亿公里)和超大半长轴的遥远外海王星天体,此前已知的类塞德娜天体仅有 3 个,包括 90377 赛德娜、2012 VP113 和 541132 Leleākūhonua。
数值模拟显示,它的轨道自太阳系形成早期以来就一直保持稳定。因此,“菊石”被视为一块保存着太阳系“婴儿期”记忆的珍贵“化石”,有望为揭示太阳系的起源以及传说中的“第九行星”是否存在提供重要线索。
此次发现归功于名为“FOSSIL”的巡天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观测太阳系外围保留着原始星子(构成行星的基础物质)痕迹的小天体,来揭示太阳系从诞生到现在的演化历史。
项目团队于 2023 年利用斯巴鲁望远镜的超广角主焦点相机(HSC)捕捉到了“菊石”的踪迹。为了精确确定其轨道,团队在 2024 年 7 月联合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CFHT)进行后续观测,并追溯了多个天文台自 2005 年以来的存档数据,最终整合了长达 19 年的观测记录,大幅提升了轨道计算的准确性。
根据观测数据估算,“菊石”的直径在 220 至 380 公里之间。更重要的是,由日本国立天文台 Yukun Huang 博士主导的数值模拟证实,它的轨道在过去 45 亿年间始终保持稳定,是太阳系名副其实的“原住民”。
虽然“菊石”目前的轨道与其他三个类塞德娜天体不同,但模拟结果显示,在约 42 亿年前,它们的轨道曾惊人地相似。这表明,太阳系外围区域的演化过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和多样。
“菊石”的独特轨道为“第九行星”假说带来了新的约束。此前,天文学家认为一些外海王星天体的奇特聚集轨道可能是由一颗未知的大行星(即第九行星)的引力扰动所致。然而,“菊石”并未与其它天体聚集在一起,这一事实降低了现有第九行星假说的可能性。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