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小米眼镜探索版,3D 视觉和 AR 大火,中国光博会深度观察

9 月 19 日报道,本周,第 23 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光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开幕。

中国光博会是很受电子产业上游关注的专业技术型展会,共吸引到了 3 千多家企业参与其中,覆盖智能传感、红外、激光、信息通信、精密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等产业链,展示面积达到了 16 万平方米。

尽管目前新冠疫情尚未结束,但它未能阻挡人们参会的热情,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据中国光博会官方数据,这次与会观众达到了 95000 余人。

▲ 中国光博会现场

智东西作为大会官方合作伙伴,第一时间来到了展会现场,与多家业内知名的先进技术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经过观察与沟通,我发现 3D 传感技术依旧火热,正在面临普及。同时 AR 眼镜也将迎来快速的发展,而光波导技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其中我们就见到了小米最近发布的智能眼镜探索版的方案原型。此外,与之相反的是,由疫情催生火热的红外传感技术逐渐降温,正在回归工业应用领域。

一、3D 传感正火热,将迎来大普及

3D 传感跳脱出了 2D 平面的限制,能够让机器的“眼睛”获取更多信息,随着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3D 传感越来越成为一项关键技术,从工业上的安防、巡检,到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等的环境感知,再到手机的 ToF 成像等,3D 传感有着广泛应用。

本届中国光博会上,不少厂商都带来了自己的 3D 传感方案,展示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这些厂商中既有国际知名的艾迈斯欧司朗、Lumentum,也有国内的初创公司如灵明光子、矩佑智能等。

1、艾迈斯欧司朗:3D 传感产业链趋于成熟,找到突破点是关键

总部位于奥地利的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作为国际上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涵盖 3D 传感、光传感、OLED 屏下传感等多个领域。这次他们共带来了三四十款产品,覆盖了智能终端、智慧工业、智能汽车等各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艾迈斯还是苹果 iPhone 前置 Face ID 结构光模组的供应商,iPhone 13 刘海的变小艾迈斯是背后主要技术提供商,不过在这方面的应用展会上没有相关展示。

当谈到 3D 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时,艾迈斯欧司朗 FAE 总监白燕恭认为,这一技术正处于爆发阶段的前期。他向智东西说道:“目前不管是终端领域还是汽车等其他领域,3D 传感这一技术正在落地,整个产业链也趋于成熟。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在这一技术的应用上寻找到一个关键点,以实现真正的突破。”

▲ 艾迈斯欧司朗的 3D dToF 传感方案

2、朗美特:手机、AR/VR、汽车将是 3D 传感重点领域

作为消费类二极管激光器领域较为领先的厂商,美国朗美特公司(Lumentum)也带来了一系列工业应用和 3D 传感类的产品。

朗美特高级销售总监吉翔告诉智东西,来到这次中国光博会的现场,他的第一感觉是 3D 传感技术的厂商明显增加,说明这一市场正在加速成长。

目前朗美特对手机、AR/VR、汽车等领域都有所关注,他们认为在这些领域,3D 传感技术将迎来高速发展。此外,在刷脸解锁的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等领域的各类产品上,3D 传感技术同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朗美特展位

3、灵明光子:dToF 产业将出现爆发增长

灵明光子成立于 2018 年,由 4 名海归博士创建,专注于高性能单光子探测器技术研发和 dToF 芯片的设计,并提供完备的整套 3D 传感相关的解决方案。据灵明光子 CEO 臧凯介绍,其产品性能已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谈到参与本次展会的感受时,臧凯也说到他明显感觉 3D 传感领域的企业级应用在变多,从消费类到商业及工业领域,越来越多的产品在落地。

臧凯说道:“dToF 技术在手机上使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目前除了在于测量及对焦方面的应用外,更多的是辅助影像,对于 AR 和 VR 相关应用会起到助推作用。从明后年开始,这一产业将逐渐迎来爆发式增长,所以做好技术储备至关重要。”

▲ 灵明光子 CEO 臧凯(左)

4、矩佑智能:ToF 技术存在巨大潜力,应用场景正在开拓

矩佑智能专注于光电感知,主要从事 ToF 3D 视觉传感芯片与系统的研发。这次展会上他们带来了从 ToF 传感器到驱动器,再到后端处理器的各类产品,并且也展示了基于其芯片的相关应用,如扫地机器人、门锁以及各类 IoT 应用等。

矩佑智能总经理刘洋谈道:“我们认为 Tof 技术将成为智能 IoT 产品上一个关键的感知技术,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大量的应用。可以看到它有着巨大的潜力,但很多应用都需要从零到一的开发,因此也同时存在着很多挑战。”

▲ 矩佑智能的 ToF 相机

5、奥比中光首推 iToF 智能视觉平台

在中国光博会期间,国内 3D 感知解决方案头部玩家,奥比中光推出首个 iToF 智能视觉平台,基于奥比中光原创深度引擎技术,给 iToF 3D 视觉行业应用提供全栈解决方案。

据称奥比中光为打造该 iToF 智能视觉平台,已经累计投入三年。为适应不同行业、不同技术实力和背景的 B 端合作伙伴能用上 iToF 3D 视觉感知方案,奥比中光的 iToF 智能视觉平台提供三个层面的产品交付,包括整机、模块和核心器件。这三个层面的产品可应用的行业领域包括医疗、畜牧、零售、工业、直播、商显、家庭娱乐、农业等。

此外,奥比中光同时宣布将和微软合作设计制造下一代基于 iToF 技术的 3D 相机,应用到 Azure 智能云产品中。

二、AR 技术面临爆发,光波导片纷纷涌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AR 技术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各科技巨头都在规划 AR 产品。周二小米突然宣布发布小米智能眼镜探索版,外观与普通眼镜无异,能够实现导航、拍照等功能。

小米的这款 AR 眼镜最关键的一项技术便是光波导技术,这次展会上,不少企业都展示了自己的光波导技术以及 AR 眼镜概念产品。其中我还发现了小米智能眼镜的“供应商”。

1、舜宇光学:为小米智能眼镜提供方案

舜宇光学长期聚焦于光学产品领域,以光学零部件、光电产品、光学仪器等的生产制造为主。这次展会上,舜宇光学带来了各类光学产品,其中便包括其生产的光波导片。

据其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采用光波导技术的眼镜显示屏被隐藏在镜架之中,通过光波导镜片的折射,让光线投射在人眼前的区域,让智能眼镜实现小型化。

目前舜宇光学的光波导片已能实现双色显示,而小米的智能眼镜仅是单色显示。跟现场的产业内人士交流得知,小米最新的智能眼镜便是采用的舜宇光学的方案,不过并未采用舜宇生产的光波导镜片,而采用的是专注于提供 AR 解决方案的英国初创公司 WaveOptics 的光波导镜片。

从现场业内人士的交流可以感觉到,普遍认为国内公司研发的光波导片技术相比 WaveOptics 的还有差距;这家公司创立于 2014 年,是全球领先的基于 SRG 表面浮雕光栅光波导的 AR 头戴式设备的光学模组供应商,据早前的媒体报道,WaveOptics 已经被海外社交巨头 Snap 以超 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国内苹果供应链龙头歌尔股份也曾战略投资过 WaveOptics。

▲ 舜宇光学的衍射波导单目单色模组

▲ 舜宇光学基于 Micro LED 的衍射波导光机主要规格参数

2、水晶光电:AR 眼镜将百花齐放

水晶光电主要产品包括光学元器件、生物识别、薄膜光学面板、新型显示、反光材料等,这次展会上它也带来了各类光学模组、光学器件等产品,其中便包括其生产的光波导片以及基于其光波导技术的 AR 眼镜原型。

我在现场还亲身体验了一把 AR 眼镜,当我戴上眼镜后,镜片上投射的影像便出现在我眼前,与现实中的景象相交织,充满了科幻感。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尽管小米抢先发布了基于光波导技术的 AR 眼镜,但是其他终端厂商并不会落后太久,目前都在积极地布局相关产品,不久 AR 眼镜将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落地。不过,对于 AR 眼镜这一产品形态来说,软件生态仍较为欠缺,还需要厂商进一步完善。

▲ 水晶光电的 AR 眼镜原型

三、红外传感正在降温,逐渐回归工业应用

在智能摄像领域,不论是安防还是摄影红外传感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去年随着新冠疫情的扩散,红外测温成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届中国光博会上,依旧有不少红外传感领域的厂商展出了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不过经过沟通了解,我发现疫情带来的红外测温需求正在衰退,红外传感技术更多的回归到工业应用上来。

1、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应用领域正在拓展

这次展会上,艾睿光电展示了其各类的红外应用产品,包括车载自动驾驶、工业测温、安消防等各类应用。另外据其副总经理刘岩所说,艾睿光电在今年攻克了小尺寸大面真低功耗的红外成像技术,率先发布了 8 微米的 1920x1080p 的红外探测器。

刘岩认为,随着红外传感器分辨率更高、功耗更低、尺寸更小,他将能够满足更多各类行业的终端应用,如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泛安防等领域。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正在拓展更多新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领域在关注这一技术。

▲ 艾睿光电可应用于手机的红外传感器

2、大立科技:红外传感正逐渐回归工业应用

大立科技前身为浙江省测试技术研究所,目前主要从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成像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等。这次展会,大立科技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红外热成像产品,如红外热像仪、体温筛检系统、红外热成像模组等。

据大立科技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受疫情蔓延的影响,各种商场、写字楼等公共场所都在布置红外体温筛检系统,红外热成像等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在,随着疫情的逐渐消退,此类应用逐渐降温,而红外成像这一技术的应用也更多的回归到工业应用上来。

▲ 大立科技的红外热成像模组

3、海康微影:热成像走进千元时代

海康微影是海康威视旗下子公司,以红外技术为核心,面向市场提供物联网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这次中国光博会上,海康微影带来了非制冷式红外探测器、热成像双光谱转台摄像机、手持工业测温仪等多种产品。

我刚来到其展位上,就会被其展台上“引领热成像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标语所吸引。据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海康微影最便宜的手持式热像仪价格已低至一千多元,此前此类产品价格多在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 海康微影的手持测温热像仪

结语:光电产业与智能化紧密相连

光电产业涵盖范围较广,往往被认为是传统行业。然而我经过在中国光博会现场的深入体验与了解,发现光电产业不仅拥有着众多高新技术,还与智能产业紧密相连。

比如机器视觉的进步,离不开光电产业的各类科技创新,而 3D 传感技术的突破,让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各类应用得到快速的成长。另外 AR 眼镜的概念已火了多年,而光波导技术的进步让更加轻便的 AR 眼镜成为可能。

今年的深圳中国光博会一共有 8 个展馆,涵盖六大主题展区,我们侧重关注了光学模组和精密加工、光电传感、红外技术等相关部分。

基于中国光博会这样一场跟深圳电子制造业紧密相连的产业平台,让这些“幕后技术”得以展现在人们眼前,也让我们看到 AI 和“硬科技”产业背后的中国力量和世界先进水平。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