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混动,车名比密码难记

都说科技以换壳为本,我是绝对不赞同的 —— 明明换个名字就行了。

起名字,堪称今日高新科技产业的第一推动力。曾经我们讲过电动车电池的命名(《做电池最难的一关,是起名字》),从形象命名到意象延伸,尽显中文之博大精深。

论起名的学问资历,同属新能源的混动出道时,隔壁纯电还没生下来呢。和电池名字正好相反,混动技术几乎清一色由英文缩写主导,有些还夹杂着“-”、“・”、“:”、大小写混用等花式元素。

命名方式如乱码也就罢了。老车企们的混动技术大多经过了迭代,往往有着不止一个名字;混动技术有名字,混动车型又有另一个代号;插电与非插电,有时还会各自起名;自主品牌们这一轮混动潮,同一技术用于不同子品牌,又可能派生出新名字。

纵使网站自动生成的超复杂无规律天书级密码能做到过目不忘,你也未必能把各家混动精英们的技术名称车型称谓捋清楚。

维度超标起名难

在遍观了市面上几乎所有混动车型后,我们可以权且把混动车型车名之后的所有常见后缀,划分成三到四个组成部分:

一是混动技术专有名,每家品牌都会起一个自己的名字,像是比亚迪 DM-i、本田 i-MMD、长城柠檬混动 DHT、长安 iDD 等。但技术名并非一定出现在车名中,比亚迪 DM-i 是正面案例,而本田和长城都没有把“i-MMD”和“柠檬”塞进车型名字里。

二是混动技术路线,比如增程式、DHT。当 DHT 混动流行起来,就出现了很多名字含有“DHT”的混动技术,像长城的柠檬混动 DHT、奇瑞的鲲鹏 DHT。长城把 DHT 放在了使用该技术的车名中,奇瑞则只把“鲲鹏”作为车名后缀。

也有很多车企选择省略,比如丰田 THS、本田 i-MMD、比亚迪 DM-i 也都属于 DHT 类型混动,但不提混动类别从而强调自家技术的独特性。

三是混动车型所属类别,即车辆是 HEV 还是 PHEV。同时提供多种动力的车型更需要做此标注,比如长城旗下混动都采用柠檬混动 DHT 作为技术核心,但分别衍生出 HEV 和 PHEV 车型,于是以后缀“DHT”和“DHT-PHEV”作为区分。

当然车企难免有自己起原创名的本能,也有很多不直接使用 HEV / PHEV。丰田对于插混版是在“双擎”后加了“E+”以区别,本田近期调整了命名方式,以“e:HEV”和“e:PHEV”作为区分,虽然带个奇葩冒号,但其实比之前的“锐・混动 e+”直观了不少。

比亚迪和一些新造车彻底放弃了燃油车(包含了 HEV),于是也就不需要在混动类型上专门以命名做区分。像比亚迪的 DM-i 其实就等同于“DM-i PHEV”,哪吒 S 的增程版也必然属 PHEV(政策层面),无需再特别注明。

四是一些主要性能配置特性,像是插混车型的纯电里程、内燃机的排量、前驱还是四驱等等,这些就和主流的燃油车或纯电车同理了。

只是因为混动车的数据维度更多,有些会出现诸如“1.5TD-DHT Pro 100km”这样的大信息量。“1.5TD”代表内燃机规格,“DHT Pro”是该品牌对于三挡 DHT 变速器的称谓,二者间的“-”表明了内燃机与电驱变速器混合驱动,“100km”表示纯电续航里程。

不要问我“Super 净”是啥……

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背景,其实很少有车型会真的把这四个部分都带全,大多会省略掉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不同的车企和车型所留下的后缀组合经常各不相同,于是就可能造成消费者以为“DM-i”和“PHEV”是并列技术之类的混乱。

举几个例子,刚刚更新了命名规则的本田,思域 e:HEV 这个名字省略了技术名“i-MMD”(本田一向不将混动技术名放进车名中),也省略了该技术属于“DHT”混动路线(其实 i-MMD 诞生时还未有 DHT 一词)。

即我们强行补全后的名字,应该是:思域,i-MMD,DHT,e:HEV,2.0L xx 版。同理强行补全比亚迪汉 DM-i 55km,应该是:汉,DM-i,DHT,PHEV,55km xx 版。

丰田因为耕耘混动最久,命名规则难免带有一些“与时俱进”的打补丁味道。“双擎”代表着 HEV 混动,而 PHEV 则以“双擎 E+”表示;同时广汽丰田还另辟蹊径,用“高性能版”作为威兰达 PHEV 版本的后缀。

于是像是广汽丰田威兰达高性能版这个名字,以上四个部分要么被省略要么全然看不出,如果按强行把所有信息都补全,可以是:威兰达,THS(丰田混动技术名),DHT,PHEV,2.5L xxx 版。

各取所需摘重点

各家车企对于自家混动车型的命名规则,大都体现了自己过去的发展和现在的诉求。上述四个后缀部分中的前三个,其实分别对应着突出自有技术的品牌感、与过去旧混动隔绝、区分 HEV 和 PHEV 这三大信息。

如果战略上要兼顾 HEV 和 PHEV 市场,则必然要在命名中尽量体现差异。如果当前或近期销售过非 DHT 类型的插混车型,则倾向于在命名中体现“DHT”或新的专有技术名称以示区分。如果对自身技术非常自信或者确有独到之处,则倾向于在命名中体现自家的原创名字。

魏牌、哈弗的混动车型用“DHT”和“DHT-PHEV”给出了清晰的身份划分,同时名称后缀中的“DHT”让这些新一代混动车型与过去旧款混动版的单电机混动技术区别开。为此,长城甚至选择不在车名中强调“柠檬混动 DHT”这一技术品牌。

吉利起初希望打出“雷神 Hi・X”的技术招牌,当 HEV 和 PHEV 车型都上市后随即发现同为 Hi・X 易混淆,很快便改为“Hi・F”(HEV)和“Hi・P”(PHEV)。这没有直接使用 HEV / PHEV 直观,同时消费者也不一定能意识到 F 和 P,是从技术名称“Hi・X”中的 X 分化而来的。

比亚迪的背景优势是停售了燃油车,不再需要标注 HEV 和 PHEV。又因为比亚迪此前的旧混动后缀名 DM 深入人心,后面加上“-i / p”就实现了新旧区分。DM-i 也很好地完成了宣传技术品牌的任务,隐去“(DM-i 也属于)DHT”可能是故意为之并最终效果不错。

日系两田因为入局混动很早,当时完全无需考虑混动和混动还会有区别,间接导致旧命名方式在今天有些青黄不接。像过去 PHEV 一直是鸡肋,车企不太需要考虑将身份体现在车名中。但随着 PHEV 愈发重要,两田也相继引入插混车型,就只好在原命名规则上打补丁。

丰田有着著名的双擎招牌,以至于 THS 这个技术缩写不需要露面,丰田也无需对普通消费者强调。对于 PHEV 车型,丰田只是草草在后加了一个“E+”,甚至广汽丰田还有“E+”和“高性能版”两种表示 PHEV 的后缀。

本田表面上与之类似,过去以“锐・混动”、“Sport Hybrid”作为 HEV 时代的混动命名,来凸出其混动技术的运动性。但与丰田相反,更出名的反而是 i-MMD 这个技术名。本田不久前公布了新命名规则“e:HEV”和“e:PHEV”,与纯电的“e:N”形成呼应。

不同品牌基于过去不同的发展路径、当前不同的传播需要、今后不同的发展规划,选择了各取所需式的混动命名后缀“菜单”,客观上这进一步增加了消费者分辨和记忆的难度。

除了这些还算比较正常的繁琐命名,还有一些纯属重复的名字。主要来自车企自发的命名更迭,以及同集团高低端品牌对同一技术使用不同命名。除了长城对于魏牌和哈弗使用同一混动技术名称,吉利与领克、奇瑞与星途都采用了同一技术不同命名。

领克的 E-Motive 与吉利雷神 Hi・X 基本相同,EM-F / EM-P 也对应着吉利的 Hi・F / Hi・P;奇瑞早先的鲲鹏 DHT 用于星途品牌时,就变成了星途 ET-i 混动技术。奇瑞在鲲鹏 DHT 之后,近期又发布了新的混动品牌 DP-i,其本质是在鲲鹏 DHT 上的覆盖和延展。

很难说,究竟有一个怎样的命名法则是最佳的。各家车企对于销量、声量、调性等方方面面的不同诉求,各自选取自己想要强调的重点,再施以自己的包装方式。最终市面上各种混动相关名称缩写杂乱无章,各不相同不说,甚至各自都不处在同一生态位,这仿佛是在所难免的结局。

参照“技术名 + 技术类型 + 混动归类 + 其他数据”的组合,再辨别出车企给出的名字省略了哪些、表面名字是啥其实是说啥,才可能翻译出那一长串乱码式的后缀字母究竟各自代表什么。

所以名字永远是随便别人打扮的小闺女,叫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名字背后代表着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作者:嗷嗷胡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