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蔚来手机在上海和深圳都有团队,进展比较顺利

2022-11-27 12:30IT之家 - 问舟
感谢IT之家网友 小小小兵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11 月 27 日消息,蔚来 CEO 李斌出席东莞松山湖蔚来中心开业典礼,并与到场人员进行了简短的沟通互动,现场对用户体验、供应链与产能以及手机业务进展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现在,微博博主 @肉肉爸比 整理了一下蔚来创始人李斌在此次见面会上比较重要的发言内容。

Q:用户:蔚来手机现在已经启动了,可以讲讲内容吗?

李斌:手机团队在上海和深圳都有团队,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

对于何时发布,李斌表示:一年内要换手机的用户,就没有必要换了,如果现在是安卓用户,就没有必要换其他手机了。

IT之家曾报道,蔚来于今年 8 月 4 日正式成立了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后续未来汽车日报称,原美图移动高级副总裁易炜已加盟蔚来手机团队,担任软件部门负责人。李斌也曾透露,蔚来手机正在推进,每年就开发一款手机,像苹果一样

Q:选择了 BaaS 的用户,刚买 ES8 的时候是 70kWh 电池的,第二台车买了 100kWh 电池,同一用车人,电池是可以对换,BaaS 的用户除外,只有买断电池的用户才可以调换,斌哥可以帮忙解决吗?

李斌:BaaS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有的事情,可能是系统不支持,有可能是商业逻辑,商业契约的问题,站在用户的视角,是一个合理的需求。回去梳理一下,看怎么支持大家。

Q:来自非蔚来车主的用户,能不能给我一个理由在未来成为一个蔚来车主?

李斌:如果你的理想车型是 BBA 的产品,那从产品、服务、体验上来说,BBA 跟蔚来在这三个纬度差的还是蛮远的,在 40 万以上的纯电车型,中国 100 个用户里面有 73 个用户选择了蔚来。

之前有一位用户三年开了 45w 公里,我们收购回来做了质量测试,发现三年时间给用户省出了一辆 bba。所以如果你意向是购买 BBA 的话,那建议选择蔚来。

Q:蔚来车主鸭毛的问题:蔚来车机系统的第三方软件实在太少了,不超过 10 个,包括观看世界杯的软件都没推送,太慢了。

李斌:这个是我们心里的痛,车机应用方面,蔚来的方向是自己做好适配再上架新的应用(所以第三方应用上车的效率比较低),大概在月底推送 Banyan 的新系统。

Q:ES8 的车机系统越来越慢,Alder 升级一直缺货中,有没有可能通过工程优化 Aspen 的系统?

李斌:Aspen 的系统,我们会持续优化,不会停的,Alder 的升级速度也在提升,前装的芯片部分往后装上面挪了。

Q:ET7 的首提用户,因为异响的原因,提车一个月四个车门全拆了。希望不成为小白鼠,代步车太少了,售后方面应该共享解决方案,不应该每个城市端都从零开始摸索。

李斌:早期的 ET7 确实有些问题,3 月 / 4 月质量团队因为口罩原因封在家里,所以早期的品控有一些问题,我们也尽量改善。

Q:今年会不会有 MPV 的发布?

李斌:斩钉截铁的回答:没有!比较长时间内,都没有 MPV 的计划;我们收到了很多用户的需求,原来没有规划,临时去做就比较麻烦,我们把 MPV 放在比较晚的时间规划中。

Q:蔚来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盈利?

李斌:这个事情目前没有公开,希望是在 2024 年盈亏平衡,我们现在的研发投入比较大,主要在芯片 / 手机 / 子品牌 / 电池,每个季度的研发投入在 30 亿以上,希望多卖车去分摊研发成本,因为原材料涨价也少了几十亿的毛利,因为口罩原因也少了几十亿,所以今年是比较难的。

Q:蔚来的交付量为什么总是受到疫情 / 供应链的影响?为什么其他品牌的影响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大?比如说 ET7 的副车架良率问题,友商也是用同样的供应商,为什么交付量这么高?

李斌:这个问题我觉得就相当于考试一样,别人考得老比我们好,是别人更用功啊还是比我们聪明啊,其实我觉得原因有很多,当然我们自己也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比如说同样的副车架,设计的标准可能不一样,良率也会影响蛮多,对蔚来来说,副车架的良率爬升的挑战会比较大;蔚来派了几十位员工去帮助合作伙伴解决产能爬坡的问题,每家的工艺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在看表面的数据的时候,还是要重点看背后的原因;我也知道很多车友都在说,蔚来产能为什么这么拉胯,我是应该说我们的团队还是挺努力的,11 月初解除隔离后去了工厂,有 3000 名多同事直接住在工厂,为了封闭生产付出了很多。

这个是比较复杂的事情,毕竟产品和产品有比很大的区别,这个大家可以理解一下。比如说早期 ES8 爬产的时候,我们全铝的车身爬产起来难度就大很多,我们很多连接工艺都是新的。当然这个也有好处,蔚来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花了很多的功夫,所以也很容易被误解,为什么你们那么慢。

比如说有的群里群友甚至提出,让我不要当 CEO 了,让他们来当 CEO

另外每一家的市场进入策略不一样,因为我们是按订单生产车辆,我们爬升的过程产了多少车,就交掉多少车,我们不会去把车凑在一起交,非要去搞某一个月交付的数字,这也不是我们的做事风格,每一家不太一样。

长期来讲,供应的问题一定会解决的,副车架的问题就全部解决了,有一段时间疫情有一定的影响,每一家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的策略是用更丰富的车型去满足市场不一样的需求,而且因为车型比较多;也有朋友建议我们不要做这么多款车型,但是这条路大家都会走的,大家的车型都会慢慢多起来。

所以,我们怎么样去按订单生产,并且通过个性化的车型选择,比如说 ET5 多种车身颜色 / 内饰颜色,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这个是我们选择的战略定位,这个和今天非常复杂的供应链的形势是有冲突的,这个你说我们前面的定位错了吗?我觉得没错,但今天肯定是更难一些。

Q:在之前参加的用户面对面中,提到 NOP + 的释放时间节点,是会在 Q3 的时候;当时的原话应该是:不是在 7 月就是 8 月,不是 8 月就是 9 月,但是现在已经接近 Q4 末了;蔚来内部到底有没有 deadline?现在了解到的信息是 NOP + 的产品功能已经具备,但是目前因为内部的原因没有释放,应该是没有达到内部的预期;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展开说说吗?

李斌:确实是跳票了,现在 NOP + 应该会在 Q4 发布(估计是领航 / 试用;

从第二代产品开始,辅助驾驶 / 自动驾驶整个底层的逻辑是进行了重构的,第一代的产品我们的感知用的是 mbe 的,我们主要做的是控制,主要做的是辅助驾驶。

二代除了芯片用的是供应商的,其他都都是自研的;我们还是给行业做了比较大贡献的,所以我们在很多看不到的地方,比大家想象的付出大很多。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用的 Orin-X 芯片,大家知道首发芯片是非常难的,我们是全世界第一个量产的,我们比别家早 6 个月左右,基本上拿的芯片都是,刚流片完和供应商一起点亮的芯片,我们底层的工程团队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大的,底层的东西做完了之后,全行业都可以用;当时用 Q4 的芯片也是一样,比行业早 10 个月左右的时间。

应用侧的话就不太一样,有的人可能就取巧一些,软件取巧有很多方法,我们花的功夫多一些;还有一个,我们现在的技术线,不能光考虑中国,我们还要考虑如何在欧洲复用;这个还是很不一样,包括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技术栈如何拉通;总体上,我还是比较自信,我也投了很多自动驾驶的公司;现在蔚来 AD 团队的整体能力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

应用侧的感知,我们可能在体验层面要继续改进

发布节奏方面,要尊重基本的东西,有没有达到使用标准,安全因素,体验因素;我们自己有自己的标准,11 月份,我从上海开到合肥,开了一台刷了 NOP + 版本的 ET5,整体体验还是可以的,我们还在做一些领航的测试;

有一点我想说一下,辅助驾驶是标配,NP 相关的功能大家都在用;

NOP 在 NT2.0 的平台上,属于辅助驾驶部分,还是属于自动驾驶部分,我们内部还在做一些讨论,还没有最后的决定。

为什么这么说,我觉得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区别起来特别简单,辅助驾驶还是人承担责任;自动驾驶是蔚来承担所有责任;如果出了问题,蔚来承担责任。

NOP + 有很多自动驾驶的感受,如果简单当成功能,里面有很多非常复杂的法律、技术问题;我们现在还在想这个事情,我们承诺给大家的功能,事实上已经交付了。(我的理解是 LCC / ALC / 泊车)

只不过自动驾驶这件事情、NAD 这件事情它到底该怎么去提供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补问了一句:NOP + 属于 NAD 吗?

李斌:这看我们怎么定义,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逻辑、商业、法规问题。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