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性格,每小时都在发生变化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表明,人的性格特征可能会在一天中发生巨大变化。

撰文 | Francine Russo

翻译 | 彭容

审校 | 栗子

心理学家用外向、神经质或焦虑等性格特征来描述不同个体的典型思维、情绪和行为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的性格由一系列相对稳定的特征组成,这些特征是很难改变的。

先前有一个假设,认为这些特征是可以用识别典型行为的问卷来衡量的,但在过去 20 年里这个假设受到了质疑。人的行为会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是经常发生,而且是每天、每小时都在发生。有些人可能在中午表现得开朗而随和,但到了下午两点却变得消极而死板。这种日常感受和行为中的波动被称为个体内变化性(intraindividual variability, 简称 IIV),这些波动可以很剧烈,有时堪比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如外向性或责任心)差异,甚至大过人与人的性格差异。

图片来源:Pixabay

2004 年,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发展和心理学退休教授 Peter C. M. Molenaar 在题为“这次,将人类彻底带回科学心理学”的一份宣言中支持了 IIV 研究,他用一系列数学和物理计算来说明性格的动态变化程度,同时质疑了传统心理测试的标准方法。

自从这项宣言发表以来,IIV 逐渐得到重视。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人格,并改变了一些心理治疗的形式。研究人员了解到,人在应对日常压力事件(如与伴侣吵架或者被堵在路上)时的性格变化,将为研究人们的长期情绪和身体健康提供重要的依据。

这场转变发生的背后,有一项为期 20 年的压力与健康研究。这项研究,在 3500 多名成年人之中观察到了每日性格的变化。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发展心理学家 David Almeida 和他的同事,连续八天调查了受试者在过去 24 小时内的压力水平和情绪(同时收集了一系列生理测量数据)。人们的压力源包括与家庭成员的争吵、工作的截止期限、超负荷的家务,以及一系列扰人的日常琐事。在人类的各种情绪当中,研究者向受试者问及了喜悦、愤怒、恐惧和焦虑这几种情绪。他们还询问了与忧虑相关的想法,以及运动和睡眠等日常行为。20 年间,同样的调查又重复了两次,每隔 10 年进行一次。Almeida 说团队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日常经历,原本被认为对健康没有多大影响,但其实对各种情绪、身体状态和认知能力都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我们以为的那些性格特质,有些可能只是短暂的情绪罢了,而 Almeida 团队计算了这一部分所占的比例。他说:“我们从脾气暴躁的人身上看到了这一种短暂情绪,就会认为‘哦,这是一个暴躁的人’。事实上,他们的暴躁有一半是个性特征,而另一半可能出自性格的波动。”他指出,具有开放性或合群性等积极特质的人,在易怒或忧虑等特质中的性格波动较少,仅有 30%。

图片来源:Unsplash

有的研究人员做了进一步研究,试图了解一个人所在的环境对短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有多大。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和传播学教授 Nilam Ram 的研究重点是,人在每小时、每天的性格波动是如何响应环境,比如在工作中、在家里、在与孩子相处时或在医生办公室时,环境的改变会让性格会发生怎样的波动。之前,强或弱的情绪变化本身就被视为一种个性特征。但 Ram 指出,这些情绪波动可以反映性格的不同方面在一天中的变化,也可能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即时反应。

打个比方,有人参与了一项研究,每小时要被收集一次情绪报告。个体内变化性(IIV)高的人可能被视为情绪不稳定的人,但情绪波动也可能表明他们正在经历生活中的一系列不可预测的事件,比如由嘈杂混乱的工作场所引发的事情。Ram 说,其实研究人员从受试者那里收到的情绪报告可能是他们所在环境和其个性的结合,而个性部分包含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敏感程度,以及他们调节情绪的方式。

当下的压力大小,取决于施加的压力类型。科学家们已经可以测量和评估某些类别的压力会产生多大影响。比起工作的截止期限,与伴侣争吵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情绪波动;而相较于扰人的日常琐事(如火车延误或发现狗又在地毯上便便),工作的截止期限给人造成的压力则会更大。

研究人员通常是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评估人的 IIV,例如一周内每天评估一次,或每天评估五次。而英国杜伦大学的心理学家 Nadin Beckmann 和她的同事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法。研究人员在相同时间点向 288 名在职人士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他们性格的问题,包括他们是否勤奋、深思熟虑、脆弱、喜怒无常等等,也向参与者的五位家庭成员、亲密朋友或同事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Beckmann 解释说,即时状态反映了一个人在对不同情况作出反应时,特定的人格特征是如何显现出来的。我们凭直觉知道,我们在家里的思维、感受和行为与我们在工作中或与朋友出去社交时是不一样的。Beckmann 的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性格的变化会因环境而系统地波动。旁人眼里,一个人在工作中比在家里更认真,在朋友面前比在同事面前更外向。

图片来源:Unsplash

当研究人员量化了人们每小时的性格变化,他们也开始评估这种变化在一个更大的人格图景中意味着什么。Ram 说,他可能会将一个人每小时的情绪波动与每月的自尊心变化关联起来。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很大,但他们的自尊心却保持相对稳定,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经历赞美或贬低后,情绪上暂时的高潮或低谷并未对他们的自尊心水平造成影响。

近年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心理学家和认知行为治疗师 Michelle Newman 发现,IIV 对于开展研究和设计新的治疗方法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她说,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接受治疗的患者或研究的受试者会填写一份问卷,以总结他们的心理变化。他们被要求用纸笔或电子记事本(如 PalmPilot)来记录每小时的感受。当发现这些任务很麻烦,人们就会等到实验结束那天再记录他们的想法和感受。Newman 说:“这样的结果是毫无价值的!”

利用智能手机上专门的应用程序,心理学家可以每天多次监测人们的情绪和经历,并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在研究广泛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简称 GAD)患者的情绪波动时,Newman 利用这种对患者的想法和情绪的细微记录,对早期一些心理学家论述的持续忧虑(GAD 的主要症状)的原因提出了质疑。早期的理论是基于人们对自身感受的总结,即认为个人的忧虑是为了消除负面情绪。而 Newman 的研究结果恰恰相反:持续的忧虑会让负面情绪延续下去。

在一项研究中,她和她的同事对 83 名患有 GAD 的人进行了为期八天的监测,监测时间点在持续一分钟或更长时间的社交互动之前或之后。科学家们发现 GAD 患者在社交互动后普遍感觉情绪更好,这表明这些互动很可能是愉快的或至少是良性的。反直觉的是,她发现那些在社交互动前没那么忧虑的人在互动后有更多的消极情绪,如焦虑和悲伤。而那些在互动前比较忧虑的人在互动后感到更快乐或更满足。

这项研究证实了 Newman 的观点,即焦虑的人相信,如果他们担心一个坏的结果(不管它发生的几率有多小),而不是让自己快乐或乐观,就不会在坏事发生时受到强烈的打击。她说,当坏事没有发生时,这些人会感到解脱,而这更加强了他们的那种信念,就是忧虑会“保护”他们。如果没有这些关于患者全天候想法和情绪波动的详细记录,研究可能就得不到这个结论了。

图片来源:Unshplash

这些全天候数据也有助于心理治疗师针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许多人不知道或可能不记得是什么引发了他们的焦虑,但治疗师可以通过将较高的焦虑水平与当下的事件联系起来,进而找出问题所在。由此促使病人采用其以前在治疗中学习到的具体策略来应对焦虑。以“认知重建”方法为例,病人可以将他们担心的可能发生的事情与真实事件进行比较,以帮助病人认识到他们的担心是毫无根据的。

焦虑的人并不是只有负面的情绪,但他们倾向于尽量减少正面的情绪。Newman 说:“我们不只是要减少他们的负面情绪,我们还需要提升他们的积极情绪。”

为了增加积极的情绪,Newman 的同事、斯基德莫尔学院的心理学家 Lucas LaFreniere 开发了一个名为 SkillJoy 的手机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每天多次提示焦虑的人专注于当下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例如见一位朋友、讲一个笑话或听到一首好歌,并花一到两分钟真正“思考”他们正在忧虑的事情。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七天之后,使用 SkillJoy 的人缓解了焦虑情绪。

这些对人一天中情绪波动的研究,促使科学家进一步思考:IIV 高对人是好是坏?Newman 在这场辩论中的观点很明确。她说:“变化是好的。但关于它是否关乎心理病理学,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该领域其他研究者的观点则不太肯定。虽然一些研究将性格的强波动性与神经质联系起来,但其他研究却没有这样做。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生活环境。Ram 说,一个 IIV 高的人可能成功地适应了动荡不安的生活,而 IIV 低的人可能有一个可预期的、循规蹈矩的生活,性格也可能更死板。

根据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研究员 Lizbeth Benson 等学者最近的研究,拥有更多情绪的人可以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不同情况,这些情绪包括热情、坚定、悲伤和恐惧,巴塞罗那萨德法学院副教授 Jordi Quoidbach 称之为“情绪多样性(emodiversity)”。Benson 说,他们这项研究的亮点是发现在经历过严重负面情绪的人中,那些有更多种类的负面情绪的人往往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结果。

在人们日常情绪的高低起伏中,有些是坏的、有些明显是好的,还有些是情绪的高涨和低谷,对于心理治疗师和病人来说,接受这种日常情绪波动的存在将为心理学的长期目标提供新的见解,即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以此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

原文链接:

  •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personality-can-change-from-one-hour-to-the-next/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 (ID:huanqiukexue)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