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的“清晰度”工具可以让照片更清楚吗

在 Lightroom、Photoshop、Snapseed 等后期软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清晰度”工具,不过它的功能可不是真的提升照片的清晰度。

在使用“清晰度”工具时,拉高数值会让明暗分界区域,暗的一侧会更暗,亮的一侧会更亮,不过这些变化只局限在边缘部分。

我们用两张图来更直观地看一下:

原图

提高“清晰度”后

可以看到,第二张图在经过“清晰度”调整后,明暗分界的区域出现了一些“渐变条”,通过这种调整,我们的照片看起来轮廓会更清晰,也能强化细节纹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到“对比度”,它与“清晰度”确实有相似之处,我们还是通过两张图来看一下:

原图

提高“对比度”后

这是对比度调节后的效果,可以看出,明暗反差变大了,暗的部分更暗,亮的部分更亮,而且是针对照片整体的。

搞清楚这几点就不会将“清晰度”和“对比度”弄混了,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了。

但是在后期对“清晰度”和“对比度”进行调整时,都要把握好“度”,否则会让照片看起来不自然。

特别是在调节“清晰度”时,用不好会适得其反,让照片看起来很“”:

过度的“清晰度”调节会导致细节的溢出让照片充满许多“无用元素”,照片可能看起来轮廓更明显了,细节也突出了许多,但是感觉就像是过度 HDR 效果一样,看起来很假,这样的照片看起来后期痕迹过重,完全不自然,也显得“脏”。

原图

过度提高清晰度后,照片细节全部被强化,墙体上也出现了脏乱的晕影

还需要注意的是,反差突然大幅提高时,在明暗交界密集处就可能会产生黑影,这在曝光不那么充足的照片中表现的更明显,这种形状类似烟雾的黑影就表明这张照片并不适合过高的清晰度。

如何合理使用“清晰度”工具?

清晰度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工具,不过我们再通过上面了解它的功能后可以发现,它并不是万能的,甚至还有一定的“副作用”,我们在使用时,微微调节就好,大幅提高极少能用到

本身明暗反差大的照片可以适度提高一些,像夜景、室内灯光照片等,为突出细节和轮廓,可以提高一些,但并不是越高越好,也是需要适度。

如果我们喜欢黑白照片,也可以好好利用一下“清晰度”工具,因为它可以很好地表现细节纹理,表现质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玩点摄影 (ID:wakexiao),作者:AGER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