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证券预测 Meta 最早第四季度推出下一代 ASIC 芯片 MTIA T-V1:博通设计,规格有望超越英伟达“Rubin”

2025-06-17 17:36IT之家 - 问舟

IT 之家 6 月 17 日消息,野村证券今日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称 Meta 最早将于 2025 年第四季度推出下一代 AI ASIC 芯片 MTIA T-V1。

据介绍,该芯片由博通公司设计,采用高规格 36 层 PCB 与混合冷却技术,规格将超过英伟达下一代 AI 芯片“Rubin”。

野村证券报告显示:

  • Meta 预计 2025 年底至 2026 年出货 100 万至 150 万颗 AI ASIC 芯片(MTIA T-V1)。

  • 2026 年中期,MTIA T-V1.5 芯片面积将翻倍,密度接近英伟达 GB200 系统。

  • 2027 年,MTIA T-V2 将采用更大规模 CoWoS 封装与高功率(170KW)机架设计。

野村证券认为 ASIC 市场将迎来崛起:

  • 目前英伟达占 AI 服务器市场 80% 以上,ASIC 仅 8-11%。

  • 2025 年谷歌 TPU 出货量预估 150 万至 200 万,亚马逊 AWS Trainium 2 预估 140 万至 150 万,合计约为英伟达 GPU 出货量(IT 之家注:500 万至 600 万)的 40-60%。

  • 到 2026 年,随着 Meta 与微软大规模部署,ASIC 出货量有望超越英伟达 GPU。

野村证券也提到,面临机遇的同时,挑战与风险也不可忽视:

  • Meta 的 ASIC 计划受 CoWoS 晶圆产能限制(仅 30 万至 40 万颗),可能导致进度延迟。

  • 大尺寸 CoWoS 封装技术挑战与系统调试(需 6-9 个月)增加不确定性。

  • 若 Meta、AWS 等云端服务商加速部署,高端材料与元件可能短缺,从而推高成本。

相比之下,英伟达的优势在于:

  • 可通过 NVLink Fusion 技术开放互联协议,强化市场地位。

  • 其芯片计算密度、NVLink 互连技术及 CUDA 生态系统仍保持领先,ASIC 短期难以超越。

野村证券表示,英伟达技术护城河虽依旧稳固,但高利润模式可能会导致云服务商面临成本压力,因此转向其他替代产品。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分享成功

        长按关注IT之家公众号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查看更多原创好文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