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汉王科技:仿生机器鸟的差异化优势与“沿途下蛋”战略

2025-08-15 18:14之家网站 - -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汉王科技以“仿生致知,智成身具”为主题亮相,携仿生机器鸟和安防巡检机器狗等前沿产品集中展示其独特的仿生智能技术路线。早在十年前,汉王便前瞻性投入仿生智能研究,围绕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语言等“智能五感”,搭建从感知、认知到行动的全栈技术体系,使机器具备自主“感知 — 思考 — 决策 — 行动”的闭环能力。

人工智能正从虚拟空间延伸至物理交互,具身智能(Embodied AI)成为产业新风口,而仿生智能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汉王科技抓住了这一技术转折点。2019 年,公司率先推出全球首款商业化仿生机器鸟,凭借逼真的外形和独特的扑翼飞行方式迅速打开市场,进入北美、欧洲、澳洲、日韩等多个地区,奠定了其在全球仿生飞行器领域的领导地位。目前,汉王是国内唯一实现仿生机器鸟规模量产的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

与传统多旋翼无人机相比,仿生机器鸟在隐蔽性、机动灵活性和环境适应力上优势明显。汉王的技术突破集中在“形、飞、感、智”四个维度:外形上采用仿生轻量化飞翼结构,结合先进材料工艺和生物力学设计,在保持高强度与低噪音的同时,提升扑翼滑翔效率和续航时间;飞行控制引入双环姿态控制系统和惯性导航算法,可精确感知与调整姿态,适应多样化复杂飞行动作;在感知与智能上,搭载多处理器协同平台,支持飞控、避障、成像、通信等多任务实时处理与高清图像传输,并结合自主研发的目标检测、航线规划和群体协同算法,实现自主避障、目标识别、集群编队、自主起降等能力。

凭借这些技术,汉王仿生机器鸟在消费娱乐、STEAM 科教培训及行业应用三大领域落地。在行业市场,这种飞行器因具备逼真外观与隐蔽巡航能力,被广泛用于消防应急、安防巡逻、边防巡检、防疫排查等任务,已完成电力线路巡查、火情快速侦测、高空复杂地形搜索等多项实战任务,并通过国家级项目验收,受邀亮相珠海航展,进一步验证了其行业价值。

在技术之外,汉王的商业化路径同样具有鲜明特色。面对人形机器人等“终极形态”短期内技术尚未成熟的现实,公司确立了“沿途下蛋”的差异化战略 —— 优先聚焦成熟度更高、市场需求迫切的细分场景,逐步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可落地的商业产品。“人形机器人可能需要 5 到 10 年才能成熟,”汉王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根据技术成熟曲线分阶段推出产品,以战养战。否则一直等待最后一次爆发,可能会死在黎明前,资源耗尽。”

仿生机器鸟项目正是这一战略的典型案例。2017 年启动研发,2019 年切入消费级市场,并在商业成功的基础上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课题,推进行业应用版本的开发,于 2024 年顺利结题并投入试点。通过这一“边研发、边商业化”的路径,汉王在积累市场口碑与资金回报的同时,也为后续更高阶的具身智能产品奠定了技术和产业基础。

在这一思路下,汉王同步推进仿生机器狗等产品落地。其自主研制的安防巡检机器狗融合视觉、听觉等多模态感知,在楼梯、斜坡及野外崎岖地面上稳定行走,可执行巡逻巡检、应急响应、数据采集等任务。与不少企业试图打造通用机器人平台不同,汉王选择在安防巡检等垂直场景中发挥自身在嗅觉和视觉方面的优势,并计划为机器狗加装自主研发的仿生嗅觉模块,用于危险物质探测、气体泄漏预警等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这种“应用拉动研发”的模式,进一步凸显了汉王在具身智能商业化中的差异化路径。

展望未来,汉王科技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的趋势持乐观态度。大模型技术的跃进与机械系统的快速进化,将让更多机器具备类人感知与行动能力。在汉王看来,人类在这一过程中将更多地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愉悦,而非将劳动视作谋生手段。从“感”知世界到“形”动未来,汉王正在以仿生智能为切入点,探索一条融合五感、知行合一的具身智能商业化新路径,让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相互成就。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分享成功

        长按关注IT之家公众号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查看更多原创好文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