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本推荐酷睿还是锐龙?看酷睿 Ultra 与锐龙的对决,你就知道答案了

2025-09-10 10:01之家网站 - -

当下游戏本市场,英特尔酷睿 Ultra 7 255HX 与 AMD 锐龙 9 8940HX 是两大阵营的主流核心选择 —— 前者是英特尔新平台代表作,后者是 AMD N-1 平台,两者都凭借高性价比圈粉无数。但对多数潜在用户来说,两款处理器的真实性能差异、适配场景优劣,始终是选购时的“两难难题”。

为了让对比更公平、数据更可信,本次测试特意选用同模具的华硕天选 6 Pro 酷睿版与锐龙版:相同的散热架构、屏幕配置(16 英寸 2.5K 165Hz)、显卡(RTX 5060 Laptop GPU)与电池(90Wh),仅处理器、内存频率及配色有别。同时,测试前已同步更新 BIOS(FX608LM.305)、系统(Windows 11 24H2)与显卡驱动(580.88),并统一开启“增强”性能模式,最大程度排除外界变量干扰。

一、核心参数与配置:新平台的“贵”与“优”在哪?

先看两款机型的核心配置与价格差异,酷睿版稍贵,但在内存规格上有明显优势;:

再看处理器核心参数,酷睿 Ultra 7 255HX 在制程、核心数、最大 TDP 与内存规格上占优:

二、理论性能:单核、编码、AI 领跑,多核偶有胜负

理论测试是处理器性能的“基础体检”,从单核到 AI 计算,两款处理器的优势场景逐渐清晰:

1.单核性能:酷睿领先最多 24%,游戏更友好

单核性能直接影响游戏、日常软件的响应速度,而酷睿 Ultra 7 255HX 凭借更先进的制程与架构优化,即便加速频率低 0.1GHz,仍实现全面领先:

CPU-Z 单核:酷睿 836 分 vs 锐龙 671.8 分,领先 24%;

CINEBENCH R23 单核:酷睿 1974 分 vs 锐龙 1821 分,领先 8%;

CINEBENCH 2024 单核:酷睿 122 分 vs 锐龙 110 分,领先 11%。

2.多核性能:新软件环境下酷睿反超

多核性能依赖核心 / 线程数与架构效率,两者表现互有胜负:

老软件场景:CPU-Z 多核酷睿 13101.4 分 vs 锐龙 13274.2 分(落后 1%),CINEBENCH R23 多核酷睿 28978 分 vs 锐龙 32219 分;

新软件场景:CINEBENCH 2024 多核酷睿 1475 分 vs 锐龙 1435 分,领先 3%(适配新版 C4D 软件时酷睿效率更高)。

3.压缩与编码:酷睿“快”在关键场景

压缩性能:7-Zip 测试中,酷睿压缩速度 78053KB/s vs 锐龙 71554KB/s,领先 9%;

解压缩性能:因依赖线程数(锐龙 32 线程 vs 酷睿 20 线程),酷睿 1613914KB/s vs 锐龙 2279151KB/s);

视频编码:x264 Benchmark 中,酷睿编码帧速率 107.42fps vs 锐龙 80.13fps(领先 34%),完成 2500 帧任务耗时 24 秒 vs 31 秒(快 23%)—— 英特尔的编解码指令集优势依旧明显。

4. AI 计算:NPU 加持,GPU 负载大降

酷睿 Ultra 7 255HX 内置 NPU,而锐龙 9 8940HX 无此配置,这一差异直接体现在 AI 任务的能耗与温度上:

运行 CamoStudio(背景虚化 + 手势识别)时,酷睿 NPU 占用率 41%,RTX 5060 GPU 平均功率 11W、温度 56℃;

锐龙需依赖 GPU 满负载运行,GPU 平均功率 15W、温度 67℃,功耗与温度均显著更高;

算力跑分(GeekBench AI):ONNX 标准下,酷睿单精度领先 26%、半精度领先 25%、量化领先 19%;若用英特尔 OpenVINO 加速,性能直接翻倍。

三、应用性能:游戏帧率、生产力效率双领先

理论性能最终要落地到实际场景,无论游戏还是创作,酷睿平台的综合表现更优:

1.游戏性能:7 款游戏赢 4 款,1% Low 帧更稳

测试均采用 1920×1200 分辨率、低画质(弱化 GPU 干扰),结果如下:

3A 游戏:酷睿在《古墓丽影:暗影》(196 帧 vs 187 帧,+5%)、《极限竞速:地平线 5》(236 帧 vs 225 帧,+5%)、《赛博朋克 2077》(152.68 帧 vs 149.38 帧,+2%)领先,仅《黑神话:悟空》(127 帧 vs 132 帧,-4%);

电竞游戏:酷睿在《三角洲行动》(帧率领先 9%,1% Low 帧领先 27%)表现突出,《英雄联盟》帧率持平;

关键优势:1% Low 帧(画面稳定性核心指标)上,酷睿在《CS2》《三角洲行动》更稳,尤其《三角洲行动》的帧稳定性差距显著,游戏体验更流畅。

2.生产力:图片 / 视频编辑最高领先 48%

用 UL Procyon 测试 Adobe 全家桶(PS、LR、Pr),酷睿的创作效率碾压:

图片编辑:酷睿 5179 分 vs 锐龙 3508 分,领先 48%;

视频编辑:酷睿 7163 分 vs 锐龙 5143 分,领先 39%;

即便开启 GPU 加速,酷睿仍以 34036 分 vs 31965 分,领先 6%—— 兼顾游戏与创作的用户,酷睿平台更高效。

四、内存、续航、散热:续航翻倍,散热更从容

1.内存性能:速度快 50%,延迟略高

酷睿支持更高规格内存,速度优势明显:

读取:44795MB/s vs 34193MB/s(+31%);

写入:39845MB/s vs 31622MB/s(+26%);

拷贝:42479MB/s vs 28237MB/s(+50%);

仅延迟略高:108.6ns vs 83.8ns(+30%),这也是部分游戏帧率落后的原因之一。

2.续航:15 小时 vs7 小时,游戏本也能移动办公

酷睿平台的能效优化彻底颠覆游戏本续航认知(测试环境:50% 亮度、集显模式、节能模式):

PCMark 10 办公续航:酷睿 15 小时 16 分钟 vs 锐龙 7 小时 31 分钟,是后者的 2.03 倍;

短时续航:1 小时 Office 办公 / 视频播放,酷睿掉电 7% vs 锐龙 16%,能耗控制更优;

离电性能:酷睿 6088 分 vs 锐龙 5988 分(+2%),长续航未牺牲性能。

3.散热:功耗释放充分,温度更低

即便酷睿最大 TDP 达 160W,实际散热表现仍更从容:

CPU 单烤:酷睿温度 82℃(功耗 96.6W)vs 锐龙 84.9℃(功耗 92W);

CPU+GPU 双烤:酷睿温度 89℃(功耗 52W)vs 锐龙 85.9℃(功耗 55W);

符合英特尔 AI 高静游戏本标准:低噪音、低温度,解决传统游戏本“烤手”“噪音大”痛点。

结尾:41 项赢 32 项,酷睿 Ultra 7 255HX 成综合最优解

本次 41 项测试中,酷睿 Ultra 7 255HX 以 32 项领先的成绩,证明了新平台的实力:它不仅在单核性能、视频编码、AI 计算上有碾压性优势,还凭借 15 小时的超长续航,让游戏本首次摆脱“插电依赖”,真正实现“游戏 + 办公”双场景适配。

对用户而言,若你追求综合体验(游戏流畅、创作高效、移动办公),愿意为新平台的能效与 AI 能力多花 600 余元,酷睿 Ultra 7 255HX 的华硕天选 6 Pro 是更优选择;从长远来看,酷睿 Ultra 平台的能效革命与 AI 加持,已为游戏本开启“高静、长续航、多场景”的新时代 —— 这是更值得投资的未来趋势。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分享成功

        长按关注IT之家公众号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查看更多原创好文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