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SM1为对称分组加密算法,分组长度和密钥长度都为128位,算法安全保密强度及相关软硬件实现性能与美国AES加密标准相当,该算法不公开,仅以IP核的形式存在于芯片中。
SM2是国家密码管理局于2010年12月17日发布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也是非对称算法,加密解密一对密钥,即一个密钥加密,另一个密钥解密。密钥长度256位。目前算法已公开,使用著名的ECC,即椭圆曲线算法。靠的就是计算椭圆曲线的复杂度来保障安全性。
SM3密码摘要算法是中国国家密码管理局2010年公布的中国商用密码杂凑算法标准,也就是密码杂凑算法,杂凑值长度为32字节,此算法适用于商用密码应用中的数字签名和验证,消息认证码的生成与验证以及随机数的生成,可满足多种密码应用的安全需求。该算法中,对输入长度小于2的64次方的比特消息,经过填充和迭代压缩,生成杂凑值,杂凑值长度为256比特。
SM7算法也是一种分组密码算法,分组长度为128比特,密钥长度为128比特。SM7的算法文本目前没有公开发布。SM7适用于非接IC卡应用包括门禁卡等身份识别类应用,票务类应用,支付与通卡类应用,如校园一卡通等。
SSF33算法是以128位分组为单位进行运算,密钥长度为16字节,该算法也可以用于安全报文传送,和MAC机制密文运算。使用SSF33算法和基于3-DES(三重数据加密算法)的对称加密机制使用相同长度的密钥,能够同原有的基于3-DES的密钥管理兼容,其区别在于分组长度不同。SSF33的具体算法机制并未公开。
当然,虽然这些科普知识看起来高大上,但基于这些技术的安全芯片毕竟只是基础,能够基于安全芯片做什么,对于消费者而言才是关键。以目前已经上市销售的海信的金盾手机为例,在安全功能上,依托于工信部授权建设的移动智能终端公共安全技术基础服务平台,金盾手机可以应用于诸多类型的安全应用,例如安全通信服务、移动办公/移动政务、移动金融/移动支付、安全智能家居、安全互联网汽车等,这些听起来或许对商务用户更有吸引力,而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用户的电话、短信、邮件、即时通讯应用如微信、QQ、钉钉、陌陌,这些隐私信息,都可以通过手机中内置的“安通+”应用,配合加密芯片实现硬件级加密,并且这些安全通信功能均依托于上述公共安全服务平台。
除此之外,在移动安全体系接入方面,对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用户而言,可以通过金盾手机使用基于安全服务云的移动安全接入服务,通过安全接入前置设备直接接入其信息资源网(非涉密网),数据并不通过安全服务云平台,安全服务云平台也不能获得用户的业务信息,这一体系在公安、消防、电力、税务、检察院、法院等领域有所应用。
总而言之,如果你是一位偏向于商务的用户,或许对智能手机的安全性能有着很高的需求,或者对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非常在意,选用一款配备硬件加密技术的手机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相信今后,也会有更多的手机厂商选择采用安全芯片加密的技术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而现阶段,海信金盾手机和金立M6/M6 Plus可能会成为用户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其中海信金盾手机已经上市,售价为1699元,在海信手机官网、京东商城、天猫和苏宁易购海信手机官方旗舰店、以及线下实体店均可购买。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