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时代的开始
华为Mate7(2014年9月)
荣耀6Plus(2014年12月)实验性质的拼接双摄
14年底,华为借荣耀品牌发布了旗下第一台双摄手机。不同于HTC之前尝试的3D双摄与景深双摄,荣耀6PLUS使用了全新的平行双摄方案。将两颗来自豪威科技,800万像素的OV8865平行放置,画面重叠,通过处理输出1300万像素的照片。这种双摄的潜在优点是:
对焦可以使用三角测距,理论上更快;
两颗摄像头同时拍摄,可以实现实时HDR;
增大总感光面积,提升进光量,利于夜间拍摄;
利用视角差实现抠图虚化。
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如人意,对焦速度与实际画质都弱于同期的IMX214单摄机型。赵明次年3月在微博上承认荣耀6PLUS性能仅释放20%,委婉回应用户对其拍照性能的不满。荣耀6PLUS虽然没获得成功,但平行双摄的概念却被两年后的P9所继承,荣耀算是帮华为试了次水。
2015年,摸着石头过河
华为P8(2015年4月)RGBW
荣耀7(2015年6月)高像素
华为Mate 8(2015年11月)光学防抖
2015年华为尝试了两套发展路线,一个是荣耀7的大底+高像素,另一个是全新CFA:RGBW。
事实证明高像素路线门槛很高,不是每家厂商都有资格介入这场高级玩家主宰的牌局。2015年的高像素手机中,只有同为IMX230的微软Lumia 950榨干了这颗传感器的性能,甚至往后几年的索尼手机都未能超越950的高度。然而一切只是昙花一现,继承诺基亚衣钵的微软移动在不久之后走向了终结,其中不少员工入职华为,为华为带来了全新的国际视角。
在P8上,华为试水了另一项提升进光量的办法:更改CFA形式。这里的CFA是色彩滤波阵列,设置CFA的目的是让图像传感器感受色彩。传统CMOS使用拜耳排列,即RGGB。而此时索尼发布的新传感器IMX258使用了不同于RGGB的RGBW排列,其中W全称White,即白色。RGBW取消了第二排绿色像素的Filter,让红绿蓝三种光线都能畅通无阻地进入像素内。华为在P8(15.4)上首发这款新CMOS。
RGBW的优势在于暗光下更高的信噪比,同样光照条件下进光量更多(不过与最终照片亮度没有关系)缺点是寡淡的色彩,更困难的猜色,而且更容易因为W通道信息量过多而过曝,不得不整体缩短曝光时间。导致实际进光量低于理论值,极端情况甚至与RGGB差不多。基于种种原因,RGGB还是统治了此后的CFA排列。不过这次尝试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华为对修改CFA提升进光量的idea念念不忘,4年后的P30系列尝试了另一种CFA排列:RYYB,不得不说,P30这次的RYYB是向P8 RGBW的一项致敬。
在两次不算成功的尝试后,岁末发布的Mate8则回到了传统的RGGB排列,首发IMX298并第一次搭载了光学防抖。这代Mate手机整体设计偏向均衡保守,拍照也处于主流偏上的水平。时间也证明了Mate8是最经典长寿的一款Mate手机。
2016,黑白双摄,邂逅徕卡
华为P9(2016年4月)双摄回归黑白加成
华为Mate9(2016年11月)无损变焦+光学防抖
16年对于华为是王朝初建的一年。
年初发布的华为P9搭载了华为的第一个黑白双摄模组,黑白双摄由一颗彩色主摄像头与一颗黑白副摄像头组成,彩色传感器能感受色彩但是灵敏度低,黑白传感器只能感受明度信息但灵敏度很高。两者合作的工作原理有些类似于人眼的视锥与视杆细胞,彩色传感器与视锥细胞负责采集彩色信息;黑白传感器与视杆细胞负责部分轮廓信息与夜间的基础视觉。黑白双摄一定程度上是仿生工程的结果。
P9搭载的初代黑白双摄选择了两颗1200万像素的IMX286,一颗去除了Color Filter变成黑白传感器。为了弥补没有相位对焦的缺陷,P9新增了激光对焦模组辅助近处对焦。此外华为找来了百年相机品牌徕卡为其背书,为P9带来了极富争议的“徕卡色彩模式”,让实际成片鲜明有质感,成为了华为旗舰手机独有的一项功能。江湖上也多了个华莱士的传闻。
时间来到了11月,随着麒麟960的发布,获得更强图像处理能力的Mate9升级了黑白副摄的硬件参数,从1/2.9英寸的IMX286monochrome升级为1/2.8英寸的IMX350monochrome,像素数也一举增至2000万。顺应iPhone 7 Plus的两倍光学变焦风潮也推出了两倍无损变焦。另外Mate8上的光学防抖在短暂消失后回归,搭载于Mate9的主摄像头上。弥补了P9没有光学防抖的遗憾。
2017,进军DxOMark,Tick-Tock初成
华为P10 Plus (2017年2月)继续打磨+大光圈
华为Mate10 Pro(2017年10月)究极打磨+超大光圈
Ticktock原指Intel发展微处理器芯片设计制造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模式,一代Tick降低能耗,一代Tock更新微架构。华为这边也是一样,P系列Mate系列交替更新,一代优化精进,一代更新架构。不得不说这是相当聪明的解决方案。
P10/P10PLUS相对Mate9的升级很小。其中P10完整继承Mate9的相机模组,P10PLUS则把光圈从f/2.2增加至f/1.8。总体上变化不大。其中P10成为第一款在dxo总分进入并列前5的大陆手机,战胜了前一年发布的iPhone7手机。很多人认为这是华为在DxO的巅峰,不过后来发生的事说明了,这只是个开始。
Mate10 Pro随着新一代麒麟处理器970一同发布,主打AI。这次的Mate10系列的相机部分升级很小,华为选择继续打磨这颗来自P9的IMX286/386。同时把光圈从P10PLUS的f/1.8精进至f/1.6。dxomark的分数继续上升并超过一个月前发布的iPhone 8 Plus,以97分总分来到了DxO排行榜的第二位。创造了新的历史。
2018,超级大底,新一代夜视仪
华为P20 Pro(2018年3月)超级大底长焦三摄(望岳,也望夜)
华为Mate20 Pro(2018年10月)超级大底长焦+超广角(变焦三摄诞生)
当大家猜想华为还能挖掘出多少IMX286潜力的时候,华为却一反常态,一举将IMX286换成了如今大名鼎鼎的IMX600,感光面积为前代的210%之多。并且增加了一颗专为变焦设计的三倍望远镜头。远近风景皆囊括于厚度8mm左右的机身内,堪称手机圈暴力美学的典范。毫不夸张的说,P20 Pro是继诺基亚808、诺基亚Lumia1020、松下DMC-CM1后,第一款让我感到震撼的手机。相信大家早已将IMX600的参数烂熟于胸:1/1.7英寸感光面积,4000万像素,QuadBayer色彩滤镜阵列,四合一2um单像素尺寸。这颗传感器在光学尺寸方面是如此超前,以至于一年多后的今天也没有与之匹敌者。可以想象在发布会时给亲临者多大震撼。
华为P20Pro带来的不仅是硬件上的强悍参数,软件方面的突破也令人咋舌。华为自家三脚架夜景模式与谷歌HDR+在P20 Pro上得到了继承与发扬,其成果是业内争相效仿的超级夜景。正式从三星手中接过了夜视仪的大旗。其dxo的最终评分来到了109分,第一次登顶智能手机排行榜。并且高于第二名HTC U12+足足6分,高于前一代Mate10 Pro 12分。P20 Pro的拍照水平得到了DxO空前的认可。
在大家猜测Mate20 Pro会不会把黑白镜头也升级至IMX600的时候,华为却取消了这颗服役2年的黑白镜头,转而换上了一颗超广角镜头。成为业界首批搭载变焦三摄的手机。其焦段覆盖等效16mm至80mm,适应从风光至人像等诸多场合。极大增加了使用便利性。这项三摄组合至今仍被数码爱好者称为“真三摄”,可见其实用程度。依照往年的脚步,Mate20 Pro此时也更新至麒麟980,更强的AI性能带来了全新的相机功能:人像留色。这个由NPU深度参与的功能能识别出视频中活动的人物并实时抠图,保留人物的色彩,而将人物周围的背景变为黑白。这又是一项软硬件紧密结合的范例。此外华为着重提升了4000万高像素模式的拍照效果,Mate20 Pro在全像素模式下相比P20 Pro有不少提升。
2019,比远更远,比近更近,进一步超越自我
P30 Pro(19.4)超级大底三摄超感光+ToF
Mate30 Pro(19.9)新一代电影镜头凝神屏息
如今的华为P系列/Mate系列发布会已俨然手机拍照圈的春晚,不少数码爱好者在发布会当天期待华为在拍照硬件方面的突破,期待拍摄玩法的再一次更新。
P30 Pro在全世界的关注下面世,其相机模组在大体保持Mate20 Pro硬件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了三项改动:
将之前3倍变焦的镜头提升至5倍,为此还专门设计了带光学防抖的潜望式结构,实现了等效16mm至125mm全覆盖。
将主摄像头CFA由RGGB修改为RYYB,借此提升了40%进光量。同时配套镜头也一举增加了应用记忆合金的光学防抖机构;光圈也来到了f/1.6,等效值为当今手机圈之最,镜头方面的升级也是高进光量的保证。
在荣耀V20的短暂试水后,P30Pro也搭载了一颗ToF模组,ToF全称(Time of Flight)通过给目标连续发送光脉冲,然后用传感器接收从物体返回的光,通过探测光脉冲的飞行(往返)时间来得到目标物距离。效果类似于苹果的Face ID组件,但覆盖距离更远。可用于测距建模,未来使用前景广阔。
不过P30 Pro的RYYB为日常拍照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实际照片相比前一代Mate20 Pro宽容度有所下降。这是个取舍的选择,P30 Pro凭借RYYB成为了无可置辩的夜视仪,即便不开超级夜景也能获得亮度与纯净度俱佳的照片。不过华为仍提供配置功能接近的Mate20 Pro供消费者选择。用于区分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结语:
在回顾华为5年来拍照的发展历程时,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华为在产品规划方面的缜密条理与技术继承。一个成功的产品背后,是若干条早先研发路线的交织,与以往不成功甚至失败产品的经验总结。正是这种敢于尝险,敢于试错的态度,让华为拉开了自己与对手之间的距离。
曾经的华为,也只是只蛹内的拍照新手,与当年其余国产手机厂商处于同一起跑线。五年之后,是什么让华为手机的拍照羽化成蝶?是勇于尝试?高成本投入?还是锲而不舍的坚持?抑或兼而有之?华为在拍照方面的崛起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换一个角度看,也只是华为在各个领域攻城略池的一个小小缩影罢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