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份比亚迪卖疯了,单月交付 16 万台,遥遥领先其他车企,但它真正的王牌车型才刚刚浮出水面!
就在上周末,比亚迪版 Model 3(海豹)刚刚上市,并且据称上市当日就拿下 6 万订单。
海豹还没开始大规模交付,比亚迪版的 Model Y(海狮)也来了。
最近网上流传出多张海狮的谍照,其车身尺寸和外形轮廓酷似特斯拉 Model Y,并且前脸显然也采用了类似海豹车型的全新设计语言,毫无疑问该车的外形也将会非常漂亮。
▲ 比亚迪海狮和特斯拉 Model Y
海洋系列是比亚迪今年的王牌产品线!首款车型海豚上市后迅速杀入新能源车销量前 10 榜单,乘联会数据显示,海豚今年上半年一共售出了 5.8 万辆,位列新能源轿车榜第五名,成为榜单前五名中第三款比亚迪车型。
▲ 海豚已经成为比亚迪的销量担当之一(图源乘联会)
第二款车海豹凭借极其漂亮的内外饰设计和亲民的价格,在上市当天就拿下了 6 万个订单,据称目前订单总量已经超过 11 万,热度非常之高。
前两款车型受到市场的大力认可,与海豹拥有同样颜值、三电技术和功能配置的海狮,凭借 SUV 车型的热度加持,显然能够冲击更高的销量水平。
以特斯拉为例,Model 3 上半年上险量为 6.9 万台,而售价更高的 Model Y 则是 15.2 万台 —— 超了一倍还多!
照此预测,海狮上市后,其销量数字肯定比海豹更要强悍。再加上比亚迪今年“杀疯了”的销量走势,这款车或许将是真正能够跟 Model Y 比拼销量的纯电 SUV 车型。
▲ 比亚迪海狮测试车谍照(图源网络)
车东西汇总了关于海狮的多方信息,将在此文系统分析预测海狮的产品特性与竞争力,提前揭开比亚迪版 Model Y 的真实面纱。
本文福利:比亚迪 7 月销量创下历史新高,王牌车型已在路上。分享报告《比亚迪深度研究:品牌向上带来量价齐升,智能化接棒厚积薄发》,对话框回复【车东西 0392】下载报告。
官方信息显示,这款车的车身尺寸为 4770×1910×1620mm,轴距为 2900mm,非常接近 Model Y,后者的车身尺寸分别为 4750×1921×1624mm,轴距为 2890mm。可以说,这款车就是比亚迪为了狙击 Model Y 而打造的一款车,不过能否打破 Model Y 的销量神话,还很难说。
从目前网友拍摄到的谍照来看,海狮的外观比较独特。
前脸方面,海狮的设计风格更加接近海豹,采用了全封闭的设计,但前机舱盖看上去更加平滑,和海豹的线条感设计并不相同。
▲ 比亚迪海狮和海豹前脸对比
在大灯方面,谍照显示,海狮一侧采用了两颗大灯,但目前似乎大灯位置还未做好封闭,也就是说,这一设计可能并不是最终的设计结果。
结合海狮和海豹同平台生产的信息来看,车辆大灯最终的造型应该会比较接近海豹。而此前曝光的早期测试谍照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点。
与海豹相比,海狮的前脸更加充满动感,较大的下包围让车辆看上去更具有冲击力,也彰显了运动的气质。
从谍照来看,车辆的前脸看上去酷似鲨鱼脸,非常犀利。
从侧面来看,比亚迪海狮的造型并不算很独特,看上去是非常典型的 SUV 造型,仍然具有一些燃油车的设计风格。
车辆早期的测试谍照中还保留了门把手,而从最新的谍照来看似乎取消了常规的门把手,也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谍照中并不能看到明显的凹凸感,似乎像是和车门融为了一体。
▲ 比亚迪海狮早期测试车仍有门把手(图源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海狮谍照显示车辆的前后轮毂都做了一些伪装,这也说明该车正式量产时将会采用全新的轮毂设计。
车辆的尾部看上去也没有太大的变化,牌照框位于车尾玻璃下方,尾灯的设计看上去也比较接近前灯的设计风格,而是否会采用贯穿式尾灯目前还看不出来。
▲ 比亚迪海狮测试车谍照(图源网络)
尾部最引人瞩目的可能就是比较夸张的扰流板了,为车尾增加了一些运动感。
整个车的外形看下来,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非常具有运动感,无论是前脸还是尾部的扰流板都在传递这一信息。
目前关于海狮的内饰照片还未流出,仅可通过网友拍到的部分图片进行分析。
从一张侧后方的照片可以明显看到,还是内部采用了一块悬浮大屏,由此来看,这款车或许将会采用和海豹一样的内饰设计。
▲ 比亚迪海狮测试车可看到悬浮大屏(图源网络)
不过,目前比亚迪的车型虽然在外观设计上一直都有变化,但是其内饰变化并不算明显。
海豹搭载了比亚迪全新设计的 5G 版 Di Link 系统,采用了全新的 UI 风格,更加符合现代的审美趋势,还加入了全场景的 K 歌功能,并且还提升了语音助手的智能化程度。
▲ 海豹内饰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功能都将会继承到海狮上。
而在比亚迪海豹车上,为人所诟病的就是车辆的座舱芯片采用了高通骁龙 690 芯片,这一芯片并不是最新的产品,目前主流车企的最新王牌车都采用了高通 8155 芯片,算力更加突出,而特斯拉则直接采用了 AMD 锐龙芯片,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算力水平。
海狮虽然作为一款 SUV 车型,但由于和海豹同平台设计,或许仍然会采用高通骁龙 690 芯片。不过考虑到这款车要到明年才会正式上市,也会有可能采用高通 8155 芯片。
其他方面,海豹车型有着 HUD 抬头显示,并且还配备了丹拿音响。车东西认为这些设计也将会延续到海狮车型上。
▲ 比亚迪海豹仪表台
目前 HUD 抬头显示已经成为豪华车型必备的功能之一了,参考海豹的售价,比亚迪海狮的售价也将会在 20 万以上,因此也将会具备 HUD 功能。
另一方面,比亚迪在去年曾经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车辆加装上了丹拿音响,在丹拿音响的加持下,车辆的音乐播放和 NVH 等表现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因此这一设计很大概率也会延续下来。
此外,比亚迪海豹中控台下方的操作区域也采用了新设计,挡把采用了水晶透明挡把,造型与保时捷新款 911 类似。并且水晶挡把周围有电子手刹、自动泊车、空调自动、座椅通风、动能回收和动力模式的按键。水晶挡把的前方则是两个手机无线充电面板,这样的设计也能更好的满足驾驶员以及乘客的充电需求。
▲ 比亚迪海豹的水晶挡把
海狮作为比亚迪海豹的同平台车型,这些设计也可能会继续保留下来。
整体上来看,虽然比亚迪海狮的内饰信息不多,但根据比亚迪一贯的操作来看,其内饰或许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应该会和海豹的设计非常接近。
至于结果是否如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虽然目前比亚迪方面还没有公布过海狮的一些动力参数或者智能驾驶等信息,但根据目前已有的信息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合理的猜测。
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比亚迪海狮将会基于 e 平台 3.0 打造,和海豹、海豚等车型属于同一平台。
而此前比亚迪发布 e 平台 3.0 是最强调的一点就是安全性,因此这一平台将会采用刀片电池,此前的海豚、海豹等车型都采用了刀片电池,因此延续到海狮上并不奇怪。
在海豹车型上,比亚迪还首次采用了 CTB 技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刀片电池”深度融入整车结构,电池包上盖与传统结构的车身底板集成,构成上盖、“刀片电池”、托盘的整车三明治结构。
▲ 比亚迪 CTB 技术
车东西认为,作为海豹的兄弟车型,这一设计也应该会出现在海狮上。
这一设计能够减少零部件,进而就可以增加电芯数量,也有利于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海豹车型在 CLTC 标准下,最高续航里程可以达到 700 公里,而在海狮车型上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差距,最高续航在 600 公里以上应该不会有太大难度。
动力方面,由于也是比亚迪 e 平台 3.0 量产车型,因此可以参考海豹车型。海豹分为后驱和四驱两个版本,标准续航车型配备 150kW(约合 204 马力)的后置电机;长续航版配备 230kW(约合 313 马力)的后置电机;顶配四驱版本前后电机总功率达 390kW(约合 530 马力),零百加速只需 3.8 秒。
因此,海狮非常可能会和海豹具备类似的动力总成,分为后驱和四驱版本,四驱版本的零百加速或许在 4 秒级。海狮和海豹的关系应该类似于特斯拉 Model Y 和 Model 3,两者或许会共用大部分零部件,在动力方面非常接近。
智能驾驶方面一直不是比亚迪的特长,在上一款海豹车型上,仅支持 ACC 和车道保持,仍然没有高速和城区 NOA 这样的进阶功能,和同级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比亚迪方面目前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了。比亚迪汉在进行了最新的 OTA 之后,智能驾驶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可以让车辆在 0-130km / h 范围内进行巡航控制和车道居中保持,实现自动跟车功能。
▲ 比亚迪最新智能驾驶系统
更重要的是,车辆还可以支持拨杆变道,虽然和其他车型的自动变道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这点来看,海狮和海豹的辅助驾驶能力应该会显著提升,在未来也将会具备高速 NOA 功能,甚至可能会加入城市 NOA 功能。比亚迪如果想要通过海狮车型来狙击特斯拉 Model Y,那么就离不开一套先进又好用的辅助驾驶系统。
而这些猜测也并不是在凭空比划,目前比亚迪已经跟多个自动驾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 4 月份,比亚迪和地平线正式宣布达成定点合作,比亚迪将在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征程 5,从而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
今年 3 月份,比亚迪还和百度建立了合作,将会选择百度为其智能驾驶供应商,百度将向比亚迪提供行泊一体的 ANP 智驾产品与人机共驾地图。
甚至在去年年底,比亚迪和 Momenta 还合资成立了深圳市迪派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双方也将加速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
这些公司已经在积极开发高速 NOA 和城市 NOA,因此这些功能在未来登陆海狮和海豹车型并不奇怪。
通过最近的一些布局不难发现,比亚迪已经开始全面向特斯拉开火了。先是推出海豹对标 Model 3,而对标 Model Y 的海狮也已经在路上了。
今年上半年,放弃了燃油车业务之后,比亚迪的销量暴涨,一举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销冠。
这两家同时在 2003 年切入到汽车领域的企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两大扛把子。很显然,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双方之间的竞争还会更加激烈。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