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如何赶超美国?魏少军:需要“资本和技术”双轮驱动

2020-08-26 16:51C114中国通信网 - 乐思

8 月 26 日消息 总有人问,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什么时候能够赶上美国?但是很少有人问,我们如何赶上美国?在今日召开的 “2020 世界半导体大会暨南京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原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发出了这样的灵魂拷问。

在他看来,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位居领袖地位是有原因的,其根本就在于美国的研发投入非常高。数据显示,美国半导体研发投入大概占到销售收入的 27%,是其他国家的两倍。同时,美国拥有全球半导体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以及高达 62% 的毛利空间。高额的投入使它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技术支撑它强有力的竞争力的产品,而强有力的产品就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又带来更好的回报,可以再继续支持它的研发,如此形成了良性循环。也就是说美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正是通过研发投入使得产业竞争力持续不断地得到增强。

“而总体而言,中国的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即便现在有些企业研发投入已经达到 20% 以上,但是因为体量太小,仍然无法实现完全正向的循环,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魏少军指出。

企业发展的条件不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魏少军坦言,希望我国政府在研发上有足够的投入。现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非常需要国家战略引导下的资本和技术双轮驱动战略,这样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这辆 “车”才能跑得越快越好。

魏少军还形象的将资本和技术比做 “车”的 “轮子”。他表示,如果一个轮子行驶的快,一个轮子行驶的慢,车就会拐弯。而我国集成电路现实的情况是两个 “轮子”不仅不一样,而且行驶的速度也不一样快。这就是中国集成电路的现实 --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因此解决集成电路研发资金长期稳定持续高强度的投入,是中国集成电路发展得以成功的根本道路。”魏少军强调。

同时,魏少军还指出,需要理性看待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情况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为此,他指出了三点内容: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2000 到 2017 年这 17 年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大量依赖国外,到现在迈进了国外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中国对外依赖的新阶段。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内和国外有相当多的交融,我国产业在绝大部分领域采用的标准都和全球标准相统一。这既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能力。

其次,要有强大的国家意识。今年,我国政府提出了 “新基建”,“新基建”是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无论是 5G 还是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等都是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延伸,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特高压也都离不开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而半导体产业是支撑信息技术的新基建最基础的产业。在半导体领域,虽然我国对外依赖度很高,但是我国的技术产业发展的也非常快。在一些领域,我国和国际水平差距越来越小,进入了同台竞技的阶段。

最后,要调整我国的产业模式。目前,全球产业模式是以一体化的 IDM 为主,我国和亚洲很多国家采用的是代工和分离的模式。如果我们解决不了 IDM 模式,就无法实现突破。近期,在存储器领域,我国产业在 IDM 上迈出丰富坚实的一步,相信中国在 IDM 当中的发展一定会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