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详解第二代骁龙 8:八核芯是上限,大核混用才能兼容 32 位应用

2022-11-24 13:53凤凰科技 - 贾楠

高通于近日发布了包括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第一代骁龙 AR2 平台在内的多款移动处理平台。其中第二代骁龙 8 采用了 1+4+3 的架构,其 CPU 性能相比上代提升了 35%,能耗则降低了 40%。此外在硬件光追加速、AI、ISP 等方面同样有所提升。

凤凰网科技也在今年的骁龙峰会后,与多位高通负责 CPU、GPU、AI 等技术的副总裁、高级总监等进行了沟通,以了解更多关于第二代骁龙 8 的内容。

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

CPU 的性能提升是每年骁龙新品绕不开的话题。但与往年的 1+3+4 的组合不同,高通这次将 CPU 核心换成了 1+4+3 的组合,性能核心改为两个 Cortex-A715 和两个 Cortex-A710,并把能效核心减为三个 Cortex- A510R。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核心组合,高通解释为了兼顾目前市面上仍存的一定数量的 32 位应用程序。“如果说我们只使用 A715 的话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在跑 32 位应用的时候只能放在效率内核上来跑,这样就无疑会牺牲相关的性能。”高通表示,在目前的架构下 A710 可以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兼顾好 32 位应用的流畅使用,相比软件转译损失应用运行的效率,在高通看来保留 A710 是更合适的选择。

保留了 A710 后,为什么还要再砍掉一个能效核心是我在沟通时更好奇的。因为在今年 Arm 发布新核心的同时,公布了包括 1+4+4 这样的参考架构,高通完全可以继续保留四个能效核心。在这一问题上,高通认为八核心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是一个上限,再加上市场“对于性能内核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而对效率内核的需求有所下降”,这两个原因的结合,促使高通做出了减少能效核心的策略调整。同时高通表示这样的调整并没有对平台整体的功耗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提高了低功耗状态下的整体性能。

不过性能核心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平台对于 Cortex-X3 超大核的利用会变少,在与高通的沟通中,凤凰网科技了解到 Cortex-X3 是专门针对单线程重度工作负载的。对于多线程工作而言,平台会同时使用超大核与四个性能核心,但对于单线程的高负载活动时依然主要依靠超大核进行运转。

硬件光追加速

除了 CPU 方面的提升外,此次第二代骁龙 8 对光追的硬件加速支持是这次骁龙峰会的线下体验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分。高通、OPPO 以及网易逆水寒带来的游戏也演示了光追在手游上能展现的效果。高通也在沟通中表示,通过针对性的硬件设计以及与不同游戏引擎、游戏工作室的合作,第二代骁龙 8 的光追技术能够保持在 5W 以下的功耗。但具体的游戏表现仍然需要各个 OEM 厂商与游戏厂商一同努力,为此,OPPO 也公布了新一代的光追开发工具 PhysRay SDK 来帮助游戏开发。

CPU 的性能影响手机日常使用的流畅,而 GPU 则关乎平时的游戏表现,因此这两点是消费者最重视的。但在这之外,高通在峰会上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展示第二代骁龙 8 在 AI 方面的提升,以及这些提升能带来怎样的新功能。

第二代骁龙 8 支持 INT4 精度运算

首先是运算速度上,通过这次的微切片推理技术,高通称第二代骁龙 8 可以在提高处理能力的同时大幅降低相应功耗,并在硬件端进行控制,与软件进一步协同。同时高通在沟通中表示他们在 AI 性能上十分看重整数处理。这次新增的对 INT4 精度的支持,以及对混合精度的进一步支持可以让第二代骁龙 8 在面对包括语言处理等负载时,将整数与浮点的精度支持有效结合在一起。这些提升让更多原本需要连接服务器的功能和模型可以在本地运行,比如小米在峰会上带来的本地翻译工具,就支持设备离线实时为视频生成两种不同语言的字幕。

除了在运算方面的支持,AI 能力还进入到了图像处理器(ISP)中。在此次峰会上,高通推出了首个“认知 ISP”,可以在硬件上针对场景中的不同元素进行语义分割并单独处理。尽管这一代的 ISP 吞吐量依旧保持了每秒 32 亿像素,但通过 AI 引擎与认知 ISP 的合作,高通表示这一代可以在相同场景下带来更好的暗光拍照效果以及照片细节。再加上与索尼以及三星在图像传感器技术上的合作,高通认为这样的能力能够让 OEM 厂商更快把影像功能在产品上落地。在沟通的最后,高通也直言如果索尼、三星等图像传感器厂商有计划提升像素吞吐量,高通的 ISP 处理速度也会同步提升。

这次第二代骁龙 8 的升级,不管是在 CPU、GPU 性能跟能效,还是在 AI 及相关能力上都有不错的提升。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个出色的移动处理平台不仅仅是测试软件的高跑分,而是能力提升带来的更实用的功能。这不仅要依靠高通这样的芯片厂商提升硬件本身的能力,还需要各个 OEM 厂以及软件厂的合作,来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这次骁龙的光追支持、AI 性能提升等等也让我对厂商产品落地后的表现究竟如何有所期待。关注凤凰网科技以及凰家评测,后续我们也会带来第一手更详细的产品内容。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